《兰亭集序》集体备课材料(2)

2018-07-16兰亭集序

  二、亮点探究

  1.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在第1段中起到什么作用?信可乐也能否改成信可乐矣?

  探究学习:在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四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五乐。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五事齐臻,所以认为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一句是对聚会情景的总结,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乐。

  信可乐也不可改为信可乐矣。因为用也语气平缓,笔势沉稳;而用矣语气激越,笔端情感外露。仔细揣摩第1段中描述景物只在山、水、林、竹,而舍鲜花吐芳;就是写林写竹,只言茂修,而弃其绿、碧、翠,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集会本是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并不过分显露,这是他气节高爽、性格沉稳的表现。

  2.第1段中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探究学习:这句是对天气的描写,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而言,上文有暮春之初交待了聚会的时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正是对暮春之初天气的具体描写。还有,上文所写人们的聚会,如果缺少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样的好天气,便不会尽显欢快的气氛。就启下而言,由天气而及下文的宇宙,又由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而及俯仰一世。这些地方都可见作者行文勾连过渡之绵密。

  3.怎样理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句话的意思和作用?

  探究学习:向之所欣,意为先前所喜欢的事情,即先前的乐事,具体指上文所叙兰亭集会这件事。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言其先前乐事,顷刻之间已成往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是一个双重否定句,意为尚且不能不因此而感慨。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意为何况对于生命不论长短,终究难免一死呢?整个句子是一个用犹何况关联的递进关系的复句,可译作:人们对于像兰亭聚会这样先前所喜欢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尚且感慨万千,何况对于生命无论长短终难免一死这件事呢?

  准确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就会看出,作者这句话一是对从兰亭聚会联想到的现今人们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和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两种态度的看法;二是以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引出死生这个全文的议论中心。这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宛如一个链环,不仅把第3段与第2段,且把第3段与第1段连成一个链条,使全文意脉相连,成为一体。

  4.为什么说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探究学习:一死生齐彭殇是庄周对人生死的看法。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又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认为生和死、寿命长与短没有绝对界限,是相对的,这本不错。但庄子夸大了相对性,以致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认为生和死相同,活了800岁的彭祖和夭折之人没有区别,这就是荒谬的。这是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评价庄子观点的错误。若从文中内容看,作者在第3段郑重引出孔子的死生亦大矣作为议论的发轫,而后连述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为人生无常而悲,对生死之事而叹。既如此,庄子的一死生一齐彭殇之说就是荒诞之辞了。  三、选题设计

  书圣王羲之研究。

  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王羲之的资料,并作出摘录。了解王羲之研习书法的经历及其刻苦学练,继承创新的精神。

  (2)收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如《兰亭集序》《丧乱帖》《寒切帖》《姨母帖》及《乐毅论》《黄庭经》等。

  (3)查阅有关书法理论的论著。

  (4)同学自行组合赏析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交换赏析体会。

  (5)写出赏析论文。

  参读书目:

  (1)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编《世界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书法》杂志。

  (3)《启功丛稿》,中华书局。

上一篇: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与王羲之《兰亭集序》品析下一篇:《兰亭集序》备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