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兰亭集序》中看王羲之的人生观(2)

2018-07-18兰亭集序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3月初,王羲之与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孙统等“少长群贤”共41人在会稽山阴集会,为兰亭集会,会稽山水清幽、风景秀丽。东晋时期,不少名士住在这里,谈玄论道,放浪形骸。在这里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人们目视耳闻的需求。兰亭雅集的一个项目是流觞曲水,深受《老》《庄》薰陶的诗人们,看着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等等都沐浴在灿烂的春阳之下,平等地享受着造物的恩惠,那么生动繁复,又那么和谐统一,自然很容易涌起一种万物均齐的情愫;而且感到自己也作为平等的一员回归到这无限和谐之中,与万物相亲,“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就体现了他们的山水审美与怡情,于暮春江南的明山秀水中得到宁静的心境,以便暂时忘掉世俗的纷争。在山水的美中松弛精神,得到愉悦,甚至与自然泯一。

  王羲之对于山水之美,有一种明快而又极富情韵的感受力。他眼中的山水,充满情思韵味,充满生机,有无穷的自然趣味。他轻轻写来,毫无人间痕迹,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加上明净的天空,轻轻的春风,把暮春三月会稽山水的神韵全点染出来了。使人想起他的名句:“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深受老庄思想影响的诗人,看着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等等都沐浴在灿烂的春阳之下,平等地享受着造物的恩惠,那么生动繁复,又那么和谐统一,自然很容易涌起一种万物均齐的情愫;而且感到自己也作为平等的一员回归到这无限和谐之中,与万物相亲,“万物与我为一”。诗人融入忘怀物我的无差别境界之中,这境界是哲理的,也是审美的。“万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已不再是对“理”的空泛感悟,简直就是对大自然生命律动的切实感受了。《兰亭集序》又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a href='/wenxue/zawen/' target='_blank'>杂文砍一常阋约犹椋趴衫忠?。”自然界之广大、品类之丰盛,能令观赏者应接不暇,游目骋怀,享受无穷乐趣,然而时光易逝,时不再来,王羲之又说:“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兰亭集序》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在结构和章法上以情感为线索,叙中有情,以情说理。第一段在清丽的境界中,着重写一“乐”字,由乐而转入沉思,引出第二段的“痛”字,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后,不觉感到无限的悲哀,最后以一“悲”字作结。情感色彩迥乎不同,前后过渡却妥帖自然。虽然前后心态矛盾,但总体看,还是积极向上的,特别是在当时谈玄成风的东晋时代气氛中,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尤为可贵。这正如道家的庄子对生死的深刻的认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大谈特谈死,“死生”一词在《庄子》一书中至少出现过24次。他意识到死亡的恐惧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死与生的问题是庄子人生哲学的底层。相对于儒家的理性平实,道家及道教则将死死生生推衍得有声有色。死亡不再是一场令人震惊、无法理喻的恶梦。

上一篇:《兰亭集序》常考知识点梳理下一篇:读《兰亭集序》后的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