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难为易教《兰亭集序》(3)

2018-07-21兰亭集序

  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展开了反复的激烈的对话,整理出了思路,同时理解了字句。(补充板书:两种人生、两种体验、两件痛事)

  此段当堂背诵有一定难度,为了不冲淡整体教学效果,我将熟练背诵的要求放到了课后,在课堂上重点练习了有感情朗读。因为学生已经了解了本段内容和作者感情,读得比较投入,朗读的整体水平大有进步。

  第一、二段讲解完毕,那么第三段就不难处理了。本段理解的难点在字句翻译、背景理解上。字句的翻译借助课下注释,教师稍加点拨就可解决。而“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就需要老师的讲解了。因为“一死生”,“齐彭殇”不仅体现了老庄的虚无思想,也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心理。作者认为这种虚无的思想是荒诞的,是胡说八道。

  字句和背景讲解清楚后,我抓住时机问了以下问题:本段作者批判了当时社会上的虚无思想,反对把生和死混为一谈,看来他不是悲观主义者了,那么他的“悲”又从何来?

  这是一个颇费心思的问题,机会让给少数优秀学生。教师点拨提示归纳为“快乐与生命不能永恒的惆怅与感伤”,是第二段两件痛事的深化。(补充板书:快乐不能永恒、生命不能永恒)

  最后,为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文末说“侯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那么你学了“斯文”,有什么感想呢?

  这个问题是课堂的高潮,也是结束,是检查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自己灵魂对话效果的最后一环。对学生的回答以肯定为主,但也要趁机引导,最终归结到“珍惜拥有”“拥抱快乐”“敬畏生命”(同步板书)等话题上来,给学生以心灵的震动后,本节课就应及时小结,戛然而止。我是这样小结的:  王羲之真是一个奇人,他能在别人皆作态时“袒腹东床”气度实在非凡;他能在别人皆“乐”时想到“乐”后之“痛”之“悲”,思想何等深邃!他的人格和他的书法、散文一起化为宝贵的文化遗产荫蔽着后人。有人说《兰亭集序》40岁才能读懂,而我说,我们在20岁前就应该思考快乐、生命与永恒!这种思考可能还比较肤浅,但只要同学们努力去思索探究,就会缩短与伟人的思想距离,甚至还会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思想领空!

上一篇:品读《兰亭集序》下一篇:《兰亭集序》亮点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