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说课稿(3)

2018-07-21兰亭集序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2、初读文本 整体感知

  3、缓读领会 疏通文意

  4、快读文章 理清思路

  5、品读课文 探究意蕴

  6、当堂训练 能力提升

  7、课堂小结 深化意蕴

  1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和《兰亭集序》的图片,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指引。我会用略带神秘感的导语引起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好奇和重视。

  设计意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注重导入情境的创设,是激趣的第一个重点,也是创设学习氛围的重要环节。 借助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展示,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其迅速进入情境的目的。

  2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小声跟读,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与节奏,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3缓读领会 疏通文意

  在经过诵读初步感知文意的基础上,学生分小组的形式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修、毕、咸、引、信”等重点实词。

  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作用,而且在合作探究中尝试自己总结文言文阅读的规律。对于学生自己处理不了的疑难点,教师做重点指导。

  4快读课文 理清思路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表达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或字词,教师根据回答点拨各段大意。在明确文意的情况下,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学生应该能总结出作者的感情是体现在“乐、痛、悲”这三个字上

上一篇:《兰亭集序》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下一篇:兰亭集序「东晋」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