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馆》京韵语言的运用看中国话剧的民族化问题(2)

2018-07-20老舍

 一、《茶馆》京韵语言的艺术

  应当说,文学作品是靠语言文字流传下来的。一部作品的语言是否通顺、流畅,是否具有深意,或者说是否用老百姓、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品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在很多时候,也是衡量文学作品是否能获得成功的标志之一。“语言关”应该是作家们需要认真攻克的问题,而且建立一种什么样的语言风格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凸显个性,使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是摆在作家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否则,有再好的构思,却没有精彩的、恰当的语言做支撑的话,那么,文学作品也是不能很好地建立起来的。而老舍的《茶馆》在语言方面的成就是显得十分突出和明显的。这部戏虽然没有脱离时代的背景,而且还和政治有牵连,但在戏里却没有政治口号和标语,也没有一般意义上的一板一眼的舞台腔、话剧腔,有的是悲与喜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多用北京当地方言或俚语、俗语等,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而又不失剧中人物的身份特征。语求俏似,使得人物形象具体生动、呼之欲出。

 (一)悲与喜的幽默风格

  《茶馆》的故事发生在皇城北京,为了具有时代感和地方性的特征,剧中的人物语言几乎都是纯正的北京口语,句子短,常用一、两个字、词表达丰富的含义,句法灵活,更为自然贴切地传递着北京的政治文化气息、历史变迁和市民的个性化特点等。例如,“我饿着,也不能叫鸟饿着!……一看见它呀,我就舍不得死啦”;“我已经不吃烟了!我改抽‘白面’啦。”,“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

  老舍曾指出:“有一点可是很清楚,就是文字要生动有趣,必须利用幽默。……假若干燥,晦涩,无趣,是文艺的致命伤;幽默便有了很大的重要;这就是它之所以成为文艺的因素之一的缘故吧。[2]”老舍借着这些幽默风趣的语言,把对黑暗社会的讽刺、批判与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联系起来,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留给人们无限的回味与思考。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把悲、喜剧有机地杂糅起来,以喜剧的形式表现了最为悲切的内容,形成了悲喜结合的幽默风格。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到来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下层市民在乱世中所做的种种挣扎。   (二)浓郁的民族色彩

上一篇:从《茶馆》看老舍话剧的艺术特色下一篇:老舍散文美学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