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边塞诗赏析(2)

2020-06-17李白

值得注意的是,李白的边塞诗在题材上还有以下特点:

  1、李白没有深入到边塞地区,最远也只到过幽州一带,在那里也仅逗留了不到半年时间,所以不象岑参,能够写出边塞奇丽风景,而且,李白虽善写山水,但其边塞诗中很少对边塞风景作具体、生动的描写。

  2、李白没有真正参加过战争,所以不象高适那样对边塞局势、战争有清楚的认识:“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他对边塞的形势多是泛泛而谈,没有提出能保持边疆安定的长久政策。

  3、李白的边塞诗有一半以上是采取旧题乐府诗的形式。

五、李白边塞诗的艺术特点:

  1、李白的边塞诗,气势非凡,善用神奇的想像,奇特的比喻,大胆的夸张,绚丽的色彩,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2、李白不拘泥于具体的事实,注重抒发主观感情。他往往不是局限在具体的时空环境里,任意想象、虚构,达到他抒发情感的目的。诗中涉及的地名,往往忽东忽西,跳跃性很大。

  3、李白在边塞诗中特别善于描摹思妇的悲剧心理。李白为了更逼真地展现戍妇孤独寂寞的悲剧心态,常常运用代言体,使其更深入直接地剖析戍妇的复杂曲折的内心世界,如《代赠远》、《代秋情》、《学古思边》等,皆以戍妇的口吻抒情。李白的许多写思妇的作品,不斤斤计较于具体的边塞战事,也不仅仅从一家一户出发,而是在广阔的时

  空中表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有一种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4、采用大的意象或意象群,如絶漠、云海、万里、长风等,甚至夸张的手法,如天兵。在意象的组合上是无序的、跳跃性的,别人组织意象时是以时间或空间为顺序,李白却是任意选择、飘忽不定。

六、王维与李白边塞诗的比较

  首先,李白、王维二人都在边塞诗里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和理想,但理想的最终归宿不同。王维理想的人生模式是:任侠──从军──立功──受赏。李白理想的模式是:任侠──从军──功成──身退。可以说,李白理想的最终归宿就是:功成身退。

  其次,王维和李白对征戍之事的认识深化程度不一样。王维由早期理想化的积极歌颂转为对不合理现实的揭露和批判,批判的矛头偏重于军中有功不赏、有志难酬的不公现实。而李白的态度由早期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歌颂转为对边塞战争的深刻思考,乃至发展成鲜明的反战思想,其批判的矛头偏重于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第三,王维精通音律,擅长绘画,他善于调动一切形象思维将乐理画法融入边塞诗的创作当中,将边塞生活写得气势宏大有声有色,如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寥寥几笔就描绘出一副线条明快!层次分明的画面,给人以雄浑壮阔同时又宁静祥和的审美享受。李白那种豪荡纵恣傲岸不群的浪漫气质和任侠精神表现在其边塞诗中,便有了一种雄奇壮丽而纵逸不凡的特点。

  无论是写战争场面还是写边塞风光,王维善于用白描勾勒取胜,写来简劲古质。李白善于采用奇特的想象、大胆夸张的艺术手法,读来给人一种奇诡壮丽之感。

七、作品鉴赏

1、塞下曲(其五)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首联两句,分述了敌我两军的态势,指明了这场战争的性质 。“塞虏 ”,塞外的强盗,含有轻蔑、贬斥之意。当时的北方诸胡,有的还是原始部落,有的则转向世袭王权制,处于原始社会解体时期。他们对唐王朝的物质文明常怀觊觎之心 ,故边境屡遭蹂躏,边塞战争大都起因于此。“乘秋下”,是指到了秋收季节,他们就乘隙而入,烧杀劫掠。“天兵”,天朝的军队,含有歌颂、赞美之意。他们堂堂正正,出塞去抗击胡虏。通过措词的褒贬色彩,表明了诗人鲜明的爱憎。

  颔联两句 ,与首联“ 天兵 ”照应 。“虎竹”,兵符,分铜虎符与竹使符两种,合称虎竹,由朝廷和将领各执一半,发兵时相对合作为凭证 。“将军分虎竹 ”,是指将领接到征战的诏令。“战士卧龙沙”,指军队已抵达塞外战场。“龙沙”,指白沙堆沙漠,在楼兰国附近。这两句属对工整,气势磅礴。从将军到战士,同仇敌忾,威严整肃,争相建功报国。刚刚颁发诏令,很快就已深入敌区,表明进军神速,所向无敌。

  颈联两句 ,描写边塞风光和战斗生活 。“胡霜”与首联的“秋”相照应。“边月 ”、“胡霜 ”,均为静物。皎洁的月色,银白的寒

  霜,笼罩在一望无际的荒漠上 ,造成一派朦胧苍凉的气氛。而“弓影”飘移,“剑花”闪烁,则包含着战士的行动。用“随”和“拂”这样两个锤炼而得的动词把两者结合起来,就使静物和人物的动态融为一体,显得生机勃勃。这就构成一种奇妙的意境 :于苍茫中见壮美,于异彩中显飘逸。弓与月,形状相似;剑与霜,颜色相同。诗人巧妙地利用它们的某种共性,使它们之间的联系显得自然、和谐,使艰苦的军旅生活衬托得轻松、愉快。

  在尾联中以诗中主人公的口气抒发了“天兵”的必胜信念和献身精神,把全诗推向了高潮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是征人向少妇劝慰:未获全胜,玉门关还不能入 ,请亲人耐心等待,不必长吁短叹。大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英雄气概。据《后汉书》,班超上疏云:“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这里是反其意而用之。《艺苑雌黄》云 :“直用其事,人皆能之。反其意而用之者 ,非学业高人,超越寻常拘挛之见,不规规蹈袭前人陈迹者,何以臻此 !”李白之善于用典,大率类此。结局不落边塞诗以乡愁,闺怨作结的窠臼,而造成余音袅袅余韵无穷之感。这别具一格的结尾,使贯串全诗的壮美情怀更加完善,崇高精神得到升华。

2、从 军 行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这首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 。“百战沙场碎铁衣”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破碎不堪,可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这句虽是从铁衣着笔,却等于从总的方面对诗中的主人公作了最简要的交待。有了这一句作垫,紧接着写他面临一场新的严酷考验

  ——“城南已合数重围”。战斗在塞外进行 ,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伏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

  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

  “突营射杀呼延将 ,独领残兵千骑归 。”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本诗所描述的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正是选中他作为突破口,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诗所要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从诗中看,所写的战争是一场败仗。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在败中见出了豪气 。“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力重千钧,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却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联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 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诗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

  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在这样一首小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斗争,甚至敢于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不具备象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难以做到的。

上一篇:李白的五言边塞诗下一篇:李白的边塞诗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