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咏马(5)

2018-07-17李贺

  诗人高自期许,踔厉风发。这种精神状态正同他在另外两篇诗作中讲的“更容一夜抽千尺”、“少年心事当拿云”是相互一致的。《马诗》第十五首写道: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这里借用《管子》一书中“桓公乘马,虎望见之而伏”的典故,说明贤才伏处草野之中,不遇识者;即使智勇绝伦、雄略盖世,也无从得以施展。而一朝得遇明主识拔,出乎沟陇之间,则可以建功立业。大展奇才,像拂云掠电的神骏一般,令人刮目相看。在《马诗》第五首中,诗人这样描写千里马的心态: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步踏清秋!

  诗人说,如果得获知遇,我将在那自沙似雪的安边朔漠之间,在那燕然山一钩新月之下,戴着金线编成的络头,趁着气爽天高的清秋,在疆场上纵横驰骋一番。这里充满着翘盼知遇、以期一展所长的壮志豪情。

  四

  李贺作为一个壮怀激烈的青年,尽管被排斥压抑在一个“臣妾气态间,惟欲奉箕帚”的无聊职位上,但开始时还是抱着用世的希望的。后来眼看着种种叫人气愤、忧虑的世事,他逐渐感到灰心失望了。这种心情也充分反映在他的《马诗》里。且看第十一首: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上下两联恰恰形成鲜明的对比:赏赐官人的内马,则银鞍垫上刺着麒麟,极尽装饰之美;而负重致远的千里马,则风尘蹭蹬,白汗交流,根本无人怜恤。这正像孟尝君所说的“后宫蹈绮觳,而士不得短褐;仆妾馀粱肉,而士不厌糟糠”。世事的不公平,竟至如此!这种重女色而轻视人才的腐败现象,反映在诗人的笔下,正自有无限的悲慨。

上一篇:关于李贺的简介下一篇:李贺诗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