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小”(2)

2018-07-20柳宗元

 二 选材虽小,却能以小物见奇景

  永州山水,在柳宗元之前并不为人所知,但这些偏居蛮荒的自然景物自柳宗元来后,才向世人显示出自然的幽深奇特之美,极富艺术生命力,给人以一种气势磅礴之感。这一特点主要得功于柳宗元能用“以小见奇景”——从无人能识的小事物中发现其奇特的自然界风景,犹如沙里淘金,从蛮荒之地提炼出一幅幅价值连城的艺术精品。

  以小丘见奇景。《钴 潭西小丘记》抓住小丘之小与异来写奇景。作者先写小丘上的嶙嶙奇石,在一般人看来,那些毫无生命的小石头本来在那里风吹日晒地裸露着,可是在作者的眼里却是另外一回事:“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这些表面看似很小、很“点滴”且无人观赏的石头,且被那龌龊的泥土所掩埋,但它却不甘埋没,愤然突破地面,负土而出,争为奇状,来向世人、向自己所处的环境显示内心的不平,以博取人们的赞美。仅二十来字,既写出石头之多,又写出石态之奇,且化静为动,赋予石头美景。可见,作者的构思何等精美!而小丘呢,被淹没的嘉木、美竹就自然会显示出来:“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而且整个天地也为之开朗:“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这个小丘虽小,却美景奇丽,令人望之忘俗,可谓小中见奇景,小中显自然本色。

  以小溪、小渠见奇景。《袁家渴记》写小溪旁的山石、岩洞、各种树木花草,虽然文笔雅洁,然景色却出奇地美。“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 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 葳蕤,与时推移”,将上面所记的一切纳入风中,收到水上,使读者于树动、花摇、草掩、涛飞、濑旋中见奇光异彩,听清音远韵;而一股浓郁的香气也随风飘来,令人心旷神怡。苏轼称其造语“入妙”,其实不仅造语入妙,更妙的是他那“以一风统一景”的独具匠心的写景艺术构思。《石渠记》中,石渠虽小,但这不为世人所知的石渠旁,且在过去或今天的农村随着可见的普通田园,在柳宗元的眼里,这一切花草竹木皆是有情之物,风吹韵动,它们排列有序、高低相依,像座位一样可坐下来休息。

  以小石、小城见奇景。《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的景色更为别致,潭虽小,却“水尤清冽”;石虽小,却有的像坻、有的像屿、有的像岩;潭源虽也是一条小溪,却也是“其岸势犬牙差互”,故溪水像北斗般曲折,像长蛇般蜿蜒。从潭上望去,有的地方是溪光闪闪、微小而明亮;有的地方为石岸所蔽,不见溪光,不可知其源,小而让人感觉特有诗情画意。

上一篇:柳宗元《永州八记》的艺术魅力下一篇:盛唐著名诗人王之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