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称呼(2)

2018-07-12柳宗元

  柳宗元的祖上迁居河东以后,一度是当地的望族。在北朝,柳氏是著名的门阀士族,柳、薛、裴被并称为“河东三著姓”(元稹《赠左散骑常侍薛公神道碑》)。柳宗元也自豪地说:“柳氏之分,在北为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故大理评事柳君墓志》)。由此可以看出,柳宗元把柳(姓)河东(氏)当作一份珍贵的遗产来对待。隋末农民战争虽然沉重地打击了士族地主,但柳宗元的家乡河东属于大贵族李渊、李世民为首的所谓“关陇集团”地区,战火涉及较少。李渊父子建立唐王朝以后,柳氏作为“关陇集团”一个有势力的家族,在新王朝中又取得了显赫的地位。

  柳宗元的高祖柳子夏,唐初任徐州长史;柳楷的兄弟柳亨,隋末附于李密,密败归唐,累授驾部郎中,受到李渊的爱重,娶李渊的外孙女为妻,三迁至左卫中郎将,后拜太常卿,检校歧州刺史。唐太宗李世民曾对柳亨说过“与卿旧亲,情素兼宿”(《旧唐书·柳亨传》)。柳子夏的叔伯兄弟柳奭,贞观中为中书舍人,高宗李治朝做过宰相。他的外甥女王氏,就是李治的皇后。当时的柳氏一族,是与皇族有着亲密关系的权臣贵戚。仅高宗一朝,柳氏家族同时居官尚书省的就达二十多人。然而,高宗一朝恰恰是封建王朝宫闱内廷之纷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特殊年代。由于高宗王皇后无子,柳奭与元老重臣褚遂良、韩瑗、长孙无忌、于志宁等多方设法为王皇后固位,最终还是让武则天得宠,王皇后被疏忌至废。武则天一经立为皇后,便严厉打击政敌,柳奭与诸位元老重臣均遭贬黜,柳氏一族损失惨重。

  “人或言吾宗宜硕大,有积德焉。在高宗朝,并居尚书省二十二人。遭诸武,以故衰耗。武氏败,犹不能兴。为尚书吏者,间十数岁乃一人”(柳宗元《送澥序》)。自此之后,柳氏一族中道衰落,从皇亲国戚的特权地位降到普通士族官僚阶层。柳宗元的曾祖父柳从裕、祖父柳察躬,都只做过一般的县令。其父柳镇,虽然是明经及第,颇有政能文才,因没有门荫特权的倚杖,只能由府县僚佐这样的低级官吏地位逐步迁升,到晚年才靠军功到长安受任正七品京衔。

  因此,柳宗元经常带着自豪而惋惜的心情,去追诉河东柳氏的陈年往事,赞美为“士林盛族”。这种强烈的宗族观念和光耀门庭意识,也成为他奋发有为的重要动机。人们之所以将其称为“柳河东”,无论是从广义的姓氏文化的根源,还是从他个人的心理机质的倾向,都有着十分充足的理由。

  “柳柳州”之说,最早见于刘禹锡在衡阳与柳宗元分手时写的赠别诗的诗题:“再授连州至衡州酬柳柳州赠别”。此事发生在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当时,为人正直、为官清廉的韦贯之出任了宰相,柳宗元年轻时的好友裴度等人已在朝廷逐渐得势,并与韦贯之较接近,加之中央朝廷与藩镇割据势力的矛盾日益增大,唐宪宗为了缓和事态,维护朝廷内部团结,居然解除了对“八司马”不准量移之禁,发出了召回柳宗元等五人(凌准、韦执谊已去世,程异已调用)的诏令。柳宗元等人兴冲冲地回到阔别十年的京城,以为终于在朝中又有了出头之日。

  不料,二月到京,三月十四日就被宣布五人全部出任远州刺史。据说,韦贯之本想安排他们在朝廷任职,只因不安分的刘禹锡的一首诗惹出了麻烦。刘禹锡《戏赠送看花诸君子》一诗有云,“玄都观里花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诗中强调桃树新栽,意在讥讽那些反对永贞革新而飞黄腾达的骄横新贵。他们才高名重,一贬十年,一伙人一下子都回到京城,自然倍受关注。他们诗酒唱和,得意忘形,并无向权贵乞怜告悔之意。

  这就不能不引起政坛宿敌们的激烈反对,乘机将此诗拿去作了告御状的本钱。唐宪宗本来就对当年皇帝耿耿于怀,便很快作出了将王叔文余党们改放远州的决定。柳宗元他们再一次失去了效力中央朝廷的机会,经历了喜从悲来、悲从喜来的大起大落,在这关键时刻,很值得一提的是柳、刘二人的友情。这次改放远州剌史,柳宗元到柳州,韩泰到漳州,韩晔到汀州,陈谏到封州,刘禹锡到播州(今贵州省尊义市)。

上一篇:柳宗元《渔翁》全诗赏析下一篇:柳宗元、欧阳修与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