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死孩”意识[论文欣赏]

2018-07-12鲁迅

  论文摘要:在鲁迅的笔下反复出现“死孩”,绝非偶然。本文通过鲁迅的人生经历来分析鲁迅“死孩”情感体验的来源,以及通过文本细读看“死孩”意识在文本中的表现,揭示鲁迅对传统愚昧文化的谴责,当时社会人们的麻木冷漠,以及对孩子“器物”认识的愤怒。最后,笔者分析了“死孩”意识对鲁迅的“儿童教育观”的影响。

  关键词:死孩;情感体验;器物;儿童教育观

  在夏志清看来鲁迅是描写死和丑恶的能手,“丧仪,坟墓,死刑,特别是杀头,还有病痛,这些题目都吸引着他的创造性想象,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各种形式的死亡的阴影爬满他的著作。”[1]对笔者触动最深的便是鲁迅笔下那一个个死去的孩子。鲁迅很多作品都揭露出儿童被封建文化的摧残和损害,如《明天》、《药》、《祝福》、《铸剑》等。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文中说:“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2]鲁迅塑造死孩的动机如何而来,如何深切的表现以及对鲁迅生活的影响,笔者一一作了分析。

  一、鲁迅“死孩”意识的情感体验

  (一)母亲失子悲痛情感的浸染

  光绪戊戌(一八九八年)的冬天,鲁迅从南京学堂回来,看见了六岁因肺炎死去的四弟。根据周作人的回忆,四弟是个“玉雪可爱”的孩子,在周作人看来,椿寿是兄弟是四人中最具才华的。鲁迅的父亲死之前最后的一刻还想着四弟,可想夫妻对儿子是多么的疼爱。此外,鲁母还失去过一个女儿——端姑,“妹子端姑生于光绪己亥(一八八七)年,不到一周岁便因天花死去了。”[3]女儿的去世给母亲巨大的心理打击“老实说,假如先母有一个女儿,她的生活要幸福得多”[4]鲁迅在十八岁(一八九八年)之前,都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母子连心,作为懂事孝顺的长子,他肯定能感受到母亲心中的丧子之痛。

上一篇:鲁迅的狂人日记读后感下一篇: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