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鲁迅笔下儿童的形象(4)

2018-07-21鲁迅

 四、鲁迅作品中儿童形象都追求美好的事物。

  作品《风筝》中不仅仅表达的是一种愧疚之情,说明压抑儿童游戏的本能是错误的。忘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风筝》是一篇崭新的作品,它表达的内容远不及这些。《风筝》开头这样描述:“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结尾又写到“现在,故乡的春天幽在这种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可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作品的开头和结尾写着一个被压抑、被封锁住的春天。《风筝》在春风里感到冬的肃杀。这仍然是一首关于春天和青春的诗,是鲁迅在继续“寻求那逝去的青春”。《风筝》一开始先由北京的寂寞的春天、灰暗的春光写起。然后便是故乡“春二月”的回忆,是“一片春月的温和”。风筝是故乡春日的象征,是美好青春的象征,它引导读者对美好事物的咀嚼与回味。《风筝》很热切地表现着对春天、对青春的怀念,对美好事物的醉心和探求。它要求健康的、幸福的生活同春天的美景共存。如果,连春天都没有了,还怎样探求新的生活?现在,风筝事件已成为过去,小兄弟精神上的创伤也早已平复,而春天、青春已渺不可求。问中字里行间透露着儿童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作品《故乡》里,“我”回到故乡时,由于母亲提到了闰土,“我”回忆了二十多年前的故乡及闰土,特别是儿时与闰土一起玩耍的情景。文中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意境特别优美的画面“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想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一扭,反而从它的胯下逃走了。”多美的画面啊!二十年之后,“我”还记得这画面,可见少年时的“我”对美好的事物记忆之深,只有那些最能使人产生甜美回忆的事物能藏在记忆的深处,永不磨灭。那段脑海中的晶莹之花,永远开在“我”的心中,孩提时代的“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闰土带给“我”众多美好、新鲜的事物。这对“我”的诱惑力是巨大的。二十年之后,“我”又回到故乡,而故乡到处是萧条的景象,“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故乡?”美好的故乡一去不复返了,包括闰土在内。闰土已不再是儿时的闰土了,时迁物非,伤心之极,那中低落的情绪越发衬托出少时美丽的故乡在“我”心中的地位。《故乡》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少年儿童形象对那些美好事物的追求,因为美是人人所追求的目标。

上一篇:鲁迅《狂人日记》创作背景下一篇:浅谈鲁迅笔下闰土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