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迅笔下农民的形象(3)

2018-07-21鲁迅

  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不只是生活上得不到保证,更重要的是他们失去了起码的人身权利。《祝福》中,祥林嫂因为“父母之命,媒约之言”,被迫嫁给一个比她小十岁的丈夫,而丈夫又过早丧命,祥林嫂因此陷入“嫁而守寡”的悲惨命运中。按常理,祥林嫂是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劳动在农村生活下去的,可是她家里还有一个非常严厉的婆婆,于是祥林嫂才被迫逃到鲁四老爷家里。对于祥林嫂的出逃,我们可以看出祥林嫂并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她希望凭借辛勤的劳动来换取起码的生活,寻求一条活路。然而,勤劳、善良的祥林嫂想通过加倍劳动来摆脱悲剧命运的愿望很快破灭了。她在鲁家只做了三个半月,便被她婆婆像捆牲口一样,捆了躺在船板上,被抢了回去。 ­

  祥林嫂再次丧夫失子,则连在家庭中生存的权利都被剥夺了。因此,大伯来索要房子的时候,祥林嫂便走投无路只好再一次来到鲁家。她到鲁家后,遭受了更大的打击。但一个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农村妇女,为了争取做人的权利,为了求得一线生存的希望,祥林嫂在极力的反抗着:她背着沉重的精神包袱,整日忙碌着,以便积够十二元鹰洋用“捐门槛”的方法去摆脱人们在阳世阴间给她设下的“罪名”,她忍受着咬噬人心的嘲笑和侮辱,在无边的寂寞和悲苦用中,默默干了一年,这是何等悲苦的人生啊!但是祥林嫂不可能了解造成她的不幸命运的根源,不可能找到摆脱这种不幸命运的正确出路,因而,尽管她挣扎了一生,最终还是被封建黑暗势力活活的吞噬了。她失去了她的人身权利的自由,命运依旧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

  从鲁迅小说中的农民的悲惨命运中暴露了封建社会中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状况,辛酸的劳动迫使他们挨饿,迫使他们在生活面前低头;封建思想的束缚,使得他们失去了人身权利的自由,为了生存下来,他们不得不去顺应社会,顺应压迫者的意志,身不由己。农民的悲惨命运不只表现在这些方面,而是呈现在多方面的。从这些方面深刻揭示了的历史真相,揭示了社会衰败的历史根源。因而,推翻旧中国,进行民主革命,寻求中华新的出路成为作者的最大愿望,建设平等自由的新社会也无疑是许许多多受压迫的国民的迫切愿望。 ­

上一篇:浅谈鲁迅笔下的看客系统下一篇:浅谈鲁迅与赵树理农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