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散文的传统(2)

2018-07-21鲁迅

  《野草》是鲁迅的自白书。“野草”这个意象本身,也具有艺术的美学意味。失去庇护和家园的野草,任人践踏,风吹雨打,受人冷落,让人联想起艾略特的《荒原》。也像是永远猜不透的《蒙娜丽莎的微笑》。白居易“离离原上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作者蔓延揪扯如丛生野草样的思绪中,是不是就含着“无处不在,与自然与一切雷霆抗争,却最终生生不息”的野草精神呢?《野草》中,每一个篇章,都是一个孤独者纠结精神的时空。生而为人,一息尚存所可能遭到的境遇。鲁迅自己,是那闪电,刺醒了垂死者的眼神,让他重生又涅槃,为他注入性灵;刺进了做贼心虚者的胸膛;刺亮了真猛士的夜空;蒙冤的人,闪电带来了正义抖擞的前奏,无知无畏的人,只见黑。

  幼年家庭的变故,让鲁迅知道了世态炎凉。在日本,“范爱农”们对老师之死的麻木和嘲笑,仙台医学学校死尸的解剖,回国后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狼烟四起军阀割据,教育界文艺界的黑暗江湖,家庭内的恩怨情仇……这是一个怎样让人能发疯的时代啊!鲁迅是坚强的,但他其实是想躲进《野草》里。民族的责任感,驱使他 “我以我血荐轩辕”。在《野草》里,他一次次将自己本以伤痕累累的心再次撕碎、揉烂、戳出鲜血,将一个个意象艺术地呈现出来,是他自己也是他生造的。那些血痕,散着灵气的语言,是他的生命点滴。

  悲天悯人的情怀,直接散布在怀旧的《朝花夕拾》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寿镜吾先生,这是一种感激之情;《阿长和山海经》,童年的快乐成长和一个淳朴保姆关系,《范爱农》《藤野先生》《二十四孝》《无常》这些过去的情景,长久存留在鲁迅的脑海里。鲁迅说“旧事重提”,这是他逆向探讨人生的一个路径。弱者、下层人物、劳动人民始终是他最为关注的。范爱农的命运流转,让人仿佛参了人生百味。从对师傅之死的麻木,嘲笑鲁迅的个性,到回乡遭遇乡人冷遇求职屡屡碰壁,活脱脱一个阿Q,而他对鲁迅的态度从“联合留学生离间疏远”到鲁迅回乡后热情相待到希望“我的同学鲁迅会办帮我”的自豪,而后失魂落魄酒醉落水失足而死,人世的悲凉,人性的不确定,人生的迂回,生活的艰辛,不禁让人唏嘘感叹不已。这样等同沈从文的乡土的怀旧寻根形态,一直传承到当代作家,在陈忠实、莫言贾平凹、王安忆等人的作品中。

上一篇:鲁迅散文《习惯与改革》下一篇:鲁迅的散文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