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散文的传统(3)

2018-07-21鲁迅

  鲁迅散文中思想的现代性随之带来了形式上焕然一新的统一。无论是开创了“独语体”散文的《野草》,还是开创“闲话风”传统的《朝花夕拾》,鲁迅的散文文本,都成为中国近散文史上的先驱和一面旗帜。从唐宋古文运动到“五四”新文学,鲁迅的散文和杂文,一种夹叙夹议、闲话、独语、抒情、批评的文学形式,随着白话文的普及,造成了广泛的影响,并为文学史树立了样本。

  大革命和五四运动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人心却还古风犹存。从鲁迅的解剖里,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的摇摇欲坠。在一片帝国的废墟中,大多数人仓皇、逃逸、恐惧、茫然、麻木、绝望,人们失去了五千年压抑的庇护,无所归依,于是,有些胆子大的从废墟中探出头来,凭着记忆和习惯的想象,成为半魔半鬼。面对如此的险境,人们不求自救,确是“人吃人”!这是汉文化的悲哀。同时,披着各种外衣的“德先生”“赛先生”张牙舞爪装神弄鬼,也让中国乌烟瘴气。而没有鲁迅的犀利透视,我们看不到那时期,那时期中国人的“国民性”,这种普世价值思考的能力,无疑是后人望尘莫及的。

  人生和时代的风雨造就了鲁迅的丰富和深刻,这反映在了他深味人间的作品上。很多人把鲁迅供上了神坛。我想,鲁迅之所以为鲁迅,在于他的叛逆和勇敢,在于他的爱和忧,在于他的真实和独立。后来人,若如此,才算不辜负他对青年的赤子之心,也才算猛士。当代作家,被指张承志和王朔具有鲁迅的精神,王朔根本不配,张承志则有待考证。时态不同,语境不同。张承志关注的穆斯林群体,不仅是在中国失语,且是在世界失语的巨大独立群体。我们的汉文明在热切关注自身和西方,却鲜见对伊斯兰文明的了解。鲁迅也没有涉及,这是个缺憾,被张承志发现了。中国长期囿于农耕文明中,面对鲁迅后百年的今天,中国人的国民性和中国文化又走到了怎样的境地?西风犹胜不消说,被五四颠覆的“孔家店”在全世界做起了生意,开了“孔子学院”,“国学”兴起,而人教社也取消了多篇鲁迅文章在教科书里,学生排斥鲁迅文章,北大学子更在论坛称“习惯了没有鲁迅的日子”。被称集成了五四传统的70、80年代世纪再启蒙,青年人得到了什么,历史获得了什么?我们需要一个犀利、公正、全面去解剖时代的人。而中国依然如此,因集体失语,因革命革人不革己,因虚伪的爱泛滥,因怯懦,因被西方奴化,因缺乏独立思考,因精英们只把鲁迅供于庙堂,最后只闹成书斋里的革命。  毛泽东说鲁迅是“硬骨头”。周海婴曾说,有人曾经问毛泽东“如果鲁迅活着会怎样”,毛说“要么沉默要么在牢房里继续写”,那人继续问毛“他活在现在会怎么选择呢”,毛迟疑了一下说“在牢房里继续写”。毛泽东是深知鲁迅的。

  鲁迅出生的地方,是大禹和墨子的故乡,他们的最伟大之处在于“行”。鲁迅,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是要行动的,他的”血荐”不是为了让人只会“呐喊”,抑或内心“呐喊”,要么爆发,要么死亡,是要抗争,以面向一切敌人的力量。

上一篇:鲁迅散文《习惯与改革》下一篇:鲁迅的散文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