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春晓》的禅意(2)

2018-07-20孟浩然

  2明末清初临济宗升禅师说《天岸升禅师语录》卷八谓其上堂云:“春日风和日暖,士女寻芳结伴,山前山后,尘飞斗草,拈华遍满,惊起云洞希夷先生,欠身唱言:‘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华落知多少。’被巡海夜叉闻得,高声喝云:‘你者老子,得恁么顽赖?’拈起手中拮撩棒,蓦头一下。走入禅堂,东单打坐,依旧瞌瞌睡睡,呼唤不醒,因甚如此熟处难忘?”(《嘉兴大藏经》第26册,第696页上)此处场景设置十分有趣,升禅师把士女游春作为人物对话的背景,生机勃勃的春色使人间变得热闹非凡,游春士女竟然惊醒了五代宋初著名的睡仙――道士陈抟(?―989),他脱口诵出《春晓》,进而引发了与巡海夜叉的短暂冲突。不过,陈抟本性难移,不久依然睡去。细绎禅师上堂用意,当在以“熟处难忘”比喻宿业难除。另外,升禅师还使人物时空错位(从时间言,过去和当下交织;从空间言,巡海夜叉脱离本职来到了陆地),有即幻即真的戏剧效果。

  3 明末清初释净挺说《云溪�亭挺禅师语录》卷一载晚参时有僧问:“礼拜了又作么生?”师云:“问取前村土地,水深多少。”乃云:“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知多少,从来孝子讳爷名,曾参不忍食羊枣。”(《嘉兴大藏经》第33册,第728页下)此在完整传播孟诗后,第五句用顶针格,借用“知多少”引申出两个七言句,意在用孝子典故做类比,解释“知”中有“情”,就像曾参在父亲曾殁后不复食用羊枣一样。

  4清初超永编《五灯全书》卷七七又载嘉兴海门雪岑涌禅师上堂云:“真个春眠不觉晓,醒来处处闻啼鸟,连朝风雨苦何多,吹落红香无意扫。无意扫,休懊恼!子规枝上语谆谆,劝道不如归去好。”(《续藏经》第82册,第409页下)其前四句,不但把原诗五言拓展为七言,而且主旨大变:原诗淡淡的忧伤、叹息,在此变成了极度的怨苦。第五句用顶针修辞,既承接了第四句,又为最后一句劝化禅子归依佛法做了很好的铺垫。

上一篇:过故人庄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孟浩然下一篇:孟浩然诗作中的道家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