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的修辞(4)

2020-04-25木兰诗

  八、通感

  通感就是把多种感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也称移觉。通感,即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手法不仅表现为具体事物之间相互比拟时的感觉挪用,还表现为将抽象事物形象化时的心灵沟通。

  比如杜甫的“雨洗娟娟静,风吹细细香”,就是视觉与嗅觉的通感,从修竹联想到娟娟美人,因此细细风来,仿佛嗅到了美女的体香。

  通感是一种很神奇的修辞手法,往往用于那些难状之景,难言之情。

  如:郎士元《听邻家吹笙 》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首诗歌中的“凤吹声如隔彩霞”说笙曲似从天降,极言其超凡入神。作者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印象,给读者的感觉更生动具体,间接烘托出笙乐的明丽新鲜。

  再如:林逋《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此诗传神地描绘了黄昏月光下,山园小池边的梅花的神态意象:山园清澈的池水映照出梅枝的疏秀清瘦,黄昏的朦胧月色烘托出梅香的清幽淡远。在“暗香浮动月黄昏”中作者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特点,既鲜明又微妙地表现出梅花的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闲静的气质风韵。

  九、对比(映衬)

  对比就是将两种对立的或相反的事物进行对比,有时也拿同类事物进行比较。

  对比,即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能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也能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

  如:李白的《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凯旋而归,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在宫殿里恣情欢乐。另一幅则是“只今惟有鹧鸪飞”,如今,只有几只鹧鸪鸟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日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诗篇将昔日繁盛和今日凄凉,通过具体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突出了主题,发人深思。再如:高适《燕歌行》中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

  这样,事物的特征就分明地表现出来,省却诸多笔墨。

  映衬:(林正三)以两种相反之事物,互为引用,作成强烈之对比,而加深读者之印象,称之为映衬。

  再如: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知长。(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

  「千年」与「一日」,已经成为鲜明之对比,而「速」与「长」,更加深其层次。又如: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吴伟业:圆圆曲)

  「白骨」与「红妆」以颜色作映衬,色彩鲜明。

  记取僧楼听雪夜,万山如墨一灯红。(清:易顺鼎诗)

  「黑」与「红」构成强烈对比,董季棠评曰:「末句以数字及颜色作对衬,意境之美,令人神往」。

  劝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唐:曹松:己亥感事)

  以数字作为映衬,「一」代表极少,而「万」代表极多,对比强烈。

  百里骊山一炬焦,劫灰何处认前朝;

  诗书焚后今犹在,到底阿房不耐烧。(丁尧臣:阿房宫)

  诗书易坏之物,而能经火不绝。反观高大坚固之阿房宫,却灰飞烟灭,形成对比。间亦阐出「仁义不灭,暴政必亡」之道理。

  十、反复

  同一词语或描写的事物在诗中反复出现,叫反复,是民歌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手法。运用反复可以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抒情效果。

  如:李清照《如梦令》

  常记溪亭曰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通过“争渡,争渡”的反复,表现了主人公快速划桨的急切神态,写出了少女们的热情活泼,无拘无束,顽皮好胜的天然情态。

  比如:网友的《南山牧场即景》:

  碧草蓝天一色看,蓝成碧绿碧成蓝。

  牛羊信步蓝天上,云霭飘忽碧草间。

  诗中反复出现碧草和蓝天两种事物,以及蓝和碧两种颜色,突出表现了南山牧场的特征。

  十一、排比

  排比,即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其作用能使内容集中,增强气势,达到条理清晰,阐发透彻,结构整齐,节奏鲜明的目的。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就用纯名词性的组合,构成了典型的环境。

上一篇:木兰诗中的修辞方法下一篇:木兰诗的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