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的故事(3)

2018-07-17沁园春

  柳亚子和词的余波

  问题从一开始便属于诗之范围内的事情。而始终重视这一点的柳亚子在《跋文》中,将孔子门人(子贡)所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此句一般解释为孔子绝不超越“文章”而涉及“性”“天道”等抽象的议论)的“性”置换为“情”,认为诗这个“情”的领域与“天道”同然,存在于实践理性议论的彼岸,而对《新华日报》的政治性判断之“固”(僵硬) 提出异议,唱和时则以诗人之“狂”用满腔的豪言壮语应和了毛的词。毛特意称自己的词“与先生的诗格相近”,大概是注意到了柳诗那种一向有定评的慷慨激昂的调子,(落款为十月四日的另一封书简中,毛评价从柳那里得来的另一诗时说:“先生诗慨当以慷,卑视陆游、陈亮,读之使人感发兴起。”)在这方面两人之间恐怕没有什么大的矛盾。进而言之,以长征后的实际势力为背景而表露出那样的气势,除了相应的胆略外还需要某种狂气的。关于柳亚子那几乎是时代错误的唱和方式(他有感于毛的那封来信而作七律也说“瑜亮同时君与我,几时煮酒论英雄”云云),有人认为那才是“帝王思想”式的“误解”之前奏呢(《以诗为媒·毛泽东与柳亚子》)。可是另一方面,又有引用建国后毛为柳提供北京居所时据那首和词而挥毫题字“上天下地之庐”这一事实提出反对意见的(《毛泽东诗词史话》),至少毛感到柳的和词反应并不坏,这恐怕没有疑问。对于国*党方面的反应,毛在给详细报告这些情况的党员来信的复函中,是这样回复的:“国*党骂人之作,鸦鸣蝉噪,可以喷饭。”不过,建国后毛泽东的诗词作为国家盛事正式发表以后,毛本人对那些注释家们的理解似乎也多有不满意之处。在目前通行本《毛泽东诗词》(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的作为“作者原注”或“注释”一部分而公开发表的解说中,关于《沁园春·雪》,毛在大字本《毛泽东诗词十九首》(文物出版社,1958)里,有他自己添写进去的这样一段批注。“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历史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 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 别的解释是错的。”

上一篇:苏东坡沁园春下一篇:分析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