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专业美发师散文

2020-07-26散文

我的专业美发师散文

  一

  我一个朋友的QQ个性签名是:平头,男人的自信。

  他是平头坚决的拥护者,也是平头的实践者。

  无独有偶,网上也有人这样语惊四座:平头是检验帅哥的唯一标准。

  的确,男人理一个平头,清爽刚毅,味道十足,就像迈克尔?斯科菲尔德在《越狱》中的板寸头,帅得简直让人嫉妒。

  为了这个自恋的想法,决定来个变形记,我小声地问理发师,给我剪个平头吧。他立即停下了手,侧着头看我,从镜子中,我看到了他不屑一顾的表情。我立即觉得自己的提议糟糕透顶。

  然后,他用百分之百肯定地语气说:你剪平头一定不好看!

  我立即提高了调门:何以见得?语气中明显的不爽。

  他没有在意我的情绪,继续推销他成熟的行业经验:你的头不大,前额不太宽阔,头型又不好,后脑凹凸不平,剪不出平头的效果;还有,你的发质虽然柔顺,但不够粗硬。所以,平头并不适合你的!说完,他继续自作主张地修理着我。

  瞧,这就是我的理发师!

  他从不愿意满足我的要求,却说了一大堆我的不足。他毫不顾忌我的感受,还大言不惭地说:“让技术更艺术是我的追求”。不过,奇怪的是,他的敬业与认真居然让我惟命是从,总是心甘情愿地让他来修理我,

  理发师长相一般,倒还周正,让人觉得亲切,是我认可的发型师。我不喜欢太帅的理发师,帅气的男孩子总是让人觉得做事心不在焉,相处起来有些吃力。

  他的手法纯熟,小小的剪子剪出了大大的手艺,在你的头上熟练地捣鼓着,一点不用担心他会下手太重弄疼你,也不用担心他突然开小差,然后神经质地将你的头发剪出一个大大的豁口,让你哭笑不得。吹风或者定型时,他拿捏得恰到好处,毋需担心电吹风高强的热度烧得你的头皮发麻。

  记得,第一次去理发时,是冲着他的广告去的:还你一个独特的气质。虽然感觉有些自吹自擂之嫌,但是,我仍然愿意拿自己的形象做一次赌。

  那一次,我们没有多少的交谈。零零星星地说了些发型方面的事,离开时,他给我一张名片。我没怎么看就丢在了包里,所以连他的姓氏都未必知道。

  一个月后,我再次去光临,因为我那一次的发型受到了同事颇多的赞扬,说什么自然蓬松,顶部随性打造的纹理线条,动感有型,薄碎的短发尽显青春阳光……一箩筐的点赞让我十分受用。

  透过洁净的玻璃门,老远就看见他在向我微笑,算是打招呼,他的牙齿很白。他居然还记得我,甚至还能重复当时的一些话语或者情景,上次我们一些未竞的话题,还能断断续续地延续下去。被人记住,总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于是,我故作惊讶地说,哟,你的记忆太好了。受到嘉奖,他高兴地回敬说,像你这样很有气质的男人,当然不会忘记啦。虽然听得出,他有明显讨好我的成分,但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这样的赞扬总让人感觉很受用。

  他告诉我,他一直跟电视台在合作,负责播音员的发型设计。他说,你知道晚间新闻那个男播音员吗,形象很不错吧,其实,他长得很一般啦,绝对没有你这么有型,知道吧,一个真正的型男其实也是剪出来的,要不,你一个月来一次,我帮你打理、打理。他一边侃侃而谈,一边在我头上认真地捣个不停,虽然有拉拢生意之嫌,但我仍觉得他已把我的发型设计当作是他最重要的责任。

  我问他,礼拜五上午本想来理发,发现你店门关了就走了。他哦了一声说:去福利院了,每隔两个礼拜我就要去一次,那里有十几个孤儿,我去做义工,为他们理理发,偶尔送一些零食给他们。

  他的故事让我突然有些感动,有时就想,遇见这样的人真是人生的一件幸事呀,还有比这更适合我的美发师吗?

  二

  “给您一个精彩的早晨。”

  这是一家早餐店的广告词

  这句印在橱窗上的广告词清晰、自然,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了我,被吸引的还有许许多多爱好美食的市民。所以,早餐时店里总是人满为患。

  早餐店品种齐全,色泽丰富,手工做的小笼包和现做的瓦罐汤在这里美丽邂逅,青葱牛肉拉面则别有风情,而香菇馅的饺子味道始终如一,这些都能够轻而易举地叫醒你的味蕾。

  拥有此等手艺的老板是一个三十几岁的男人,干净的厨褂映衬他白皙的皮肤,时尚的碎发搭配一双明亮的眼睛,真是一个好看的男人,第一次看到他我就想,他做厨师是不是有些可惜了?

  他很喜欢说话,老跟我絮絮叨叨,也跟别人絮絮叨叨。有时候我想,一个男人如此嘴碎是不是有些八婆?他老跟我提他的儿子,说他长得如何、如何的可爱,学习如何、如何的优秀,以至于让我产生一种突然想见见这个孩子的冲动。

  不过,他饶舌中不乏实诚,感觉比较讨喜,食客们自然就喜欢他,生意自然就锦上添花了。

  偶尔,点了早餐后,想到每天一成不变的生活,顿觉索然无味,懒洋洋的不想动筷子。这时,他就有些急了,收起了他的唠叨,郑重其事地说:每天的早餐习惯是每个人每天必须的功课,早晨,人体机能进入了一个低谷,大脑和身体的各种器官已经难为无米之炊,而一顿营养的早餐,就犹如雪中送炭,能给饥饿的细胞迅速提供能量。

  这样形象而又高大上的比喻让我觉得他很有意思,立即乖乖地就范。所以理所当然,我就成了常客。日久年深,我们之间居然亲切得像一对老朋友。

  他毫不避讳给我讲店面的租金,每一碗拉面的成本,每个月工人的开支。仿佛我是值得信赖的知音,值得他将商业机密和盘托出。偶尔他也会抱怨牛肉涨价得太快,白菜的价格居高不下,致使他的利润空间缩小。每次,我都表现得兴趣盎然,认真地听他讲话,有时还积极地附和几句。

  在他看来,我不仅是他的老顾客、老朋友,也是他一个忠实的听众。

  有一次,我顺带了一个香蕉,在吃包子之前开始吃起来,立即遭到了他及时并强有力的制止。他激动地说,空腹不能吃香蕉的,你不知道吗?他张着嘴,表情十分夸张,让我觉得自己有些无知。虽然私下觉得空腹不能吃香蕉或许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我不忍心质疑他的真诚。

上一篇:关于编导生自我介绍范文下一篇:编导专业大学生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