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底子过年散文

2018-09-24散文

  “老底子”是一句宁波土话,就是过去的意思。我要说的是六十多年前(我童年时)那些过年的记忆,所以说是“老底子过年”。

  记得有一句宁波老话说“大人盼种田,小人等过年。”懵懂孩童西里呼噜不知道这话有什么道理。等稍微长大一点以后,慢慢地就理解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事实正是如此:我们的左邻右舍大都是给人家做长工,打短班的贫苦农民,农忙时起早贪黑出去打工赚钱,养家糊口,农闲时节在家里勒紧裤带艰难度日,图的只是吃饱穿暖,从不奢望吃鱼吃肉、穿红着绿,大家都日复一日地过着青菜淡饭的日子。只有到了开秧门种田那天,老板才会做锦团,买鱼,斫肉,让这些“做生活人”团团圆圆地吃上一顿;而我们这些小孩子呢?最盼望的,那就只有过年了。因为过年时家家户户多少点总会做一点年糕,买一点好吃的下饭。特别是正月初头那几天可以穿新衣服,拿压岁钱,有零食吃,还可以到外婆,舅舅家拜年,屁颠屁颠地追着马灯班子、洋扫地的艺人看看热闹,有时还能和哥哥姐姐一起出去赶场、看戏,在热酒摊边吃一只大饼、一根油条、一节甘蔗。

  过年的气氛在晚稻割进以后没多久就会渐渐地浓起来,乡亲们陆陆续续地开始做年糕了。当时每个村基本上都有专门的年糕班子,班子的成员就是一些农闲在家的“做生活人”,他们基本上都有固定的搭档,常常总是原来的几个人凑在一起合伙置办了石捣臼、捣子头、蒸笼、大小作板、印糕板等等工具,根据主人家的预约起早摸黑地上门服务。主人家只要磨好年糕粉、抽干、刨碎,揉细,等年糕师傅来了就可以动工做年糕。大户人家单独叫班子在自己家里做,小户人家几家拼着借一个地方一起做。

  做年糕的时候,我们小孩是很开心的。看着姐姐、妈妈满脸通红地在灶膛下烧火,听着灶膛里燃烧的菜籽干、芝麻杆发出的噼噼啪啪的响声,在年糕作场里我们像“好热黄狗”那样跑进跑出,不但能吃大人摘下来的火热的年糕团,还能拿到师傅用年糕团捏成的兔子、老虎、水牛和盘龙等等好看的东西。大人们叮嘱:“做年糕时小孩不许哭,也不许说不好听的话。”这时候不管我们如何顽皮,他们也不会骂我们,更不会打我们啦,据说这是为了图个吉利.

上一篇:今生独为你痴缠散文下一篇:大美张家界之梦幻金鞭溪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