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荞麦花开
母亲和父亲商量,在零碎的地块种点荞麦。父亲是不怎么同意的,在他的理念中,只有苞米,稻子能撑饱肚皮,为家里填一些柴米油盐,给孩子们扯一身新衣裳。荞麦不值钱,不入父亲的法眼。母亲拗不过犟脾气的父亲,三更天,屯子飘着恹恹地鸡叫,启明星未落,母亲披衣下地,扛着镢头,铁锨,去房后的山坡垦荒。
那片山坡呈梯形,不陡峭,远远看,像父亲的斗笠,泊在山峦中间。母亲摘野菜的时候,用铲子截去草坪植被,发现里面的泥土黑黢黢的,这里野生着油松和柞树林,落叶枯枝无人拾掇,春花秋月,岁月沉淀,成了肥料。母亲决定把它开垦出来。
接连半个月的早晨,母亲一镢头一镢头的硬是整出二分地的面积,手掌磨了血泡,破了钻心疼,夜里吸拉着嘴,也不吱声。
谷雨一过,一场细雨滋润后的村庄,花草树木生机盎然,母亲白面,烙了一锅圈韭菜鸡蛋煎饼,笑吟吟地告诉我们,“那块地整好了,傍秋,端午咱也能吃上凉粉。”
吃了煎饼,打着饱嗝,我同弟弟每人肩膀拽着一条麻绳,母亲扶着犁杖,翻地摆垄。阳光暖洋洋的照着山谷,犁完地垄,父亲也从大田回来了,对母亲的杰作,夸赞了一句。
荞麦种在垄台上,沟内撒了菠菜,雪里蕻种子。柳絮纷飞的季节,沐浴在浓浓的槐花芳菲中,母亲来荞麦地越发频了,荞麦苗先露了头,嫩嫩的芽儿,这时候的苗苗,仿佛襁褓里的婴儿,需要爱心呵护。放学后,吃口干粮,母亲差咐我们看着荞麦地,怕遭仓鼠和鸟儿糟蹋。
前院三伯家每年端午一打头,磨一簸箕荞面,做凉粉。三娘捧着满满一簸箕荞麦来我家磨盘磨面时,一脸的春风得意。她家的荞麦是三伯在粮店,花粮票买的。三伯是我父亲的堂哥,在乡里木器厂当工人。三娘穿的戴的,花花绿绿耀我们的眼球。
磨了荞面,三娘自兜里摸出两块水果糖,给我和弟一人一块。母亲的脸就红了,当着三娘也不好训斥儿女,背后骂了我们几次。不许要三娘的东西,穷也该有志气。
小孩子哪记得住这些教诲,端午节,三娘在厨房做凉粉,江子喊我们去玩玻璃球,滚铁环。累了,身上泥歪歪的,站在他家外地,盯着烟雾缭绕的厨房,三娘揭了木头锅盖,锅里是亮晶晶的凉粉,锅灶放着切好的香菜,石舀掂碎的白蒜,一碗酱油。
凉了半个时辰,三娘割了一块,刀削成薄薄地片,一人一碗,淋上蒜酱,香菜末。只一会儿功夫,风卷残云,连汤汁都不剩。
三娘就笑,一排米粒般的牙齿,像天上的星星。三娘割了一大块,盛在一只瓷钵里,跨过我们两家共用的石拱桥,送到我家。
母亲推辞不掉,接了,乡下人实诚,不亏人。母亲摘了菜园的紫叶生菜,茼蒿,装在瓷钵里,给三娘端回去。这么可娘觉着有手有脚的,吃人家的嘴短呢。寻着地表儿适合长荞麦的,就下力垦好。
荞麦不用农家粪,苗壮时,趁雨天,洒点化肥。大张旗鼓的拔节,荞麦开花,雪样的白,淡淡的香气,招蜂引蝶,花期很是热闹。过了花期,结籽,黑黑的壳儿,形状如蜗牛,又似檐瓦。稻米粒大,晒几个日头,归到布袋内。
收获后的荞麦,储存到来年端午。上磨脱壳,磨成面,过了罗筛,做凉粉。
母亲辛勤耕耘的荞麦地,一直沿用至现在。每年端午,无论是在外地求学,还是后来的久居滨海城,母亲会在老家置办好荞麦凉粉,打电话叫我们回去吃。城市也有荞麦凉粉,而且招牌很响,曾去消费几回,断然没有母亲和三娘做的凉粉,口感柔滑,丝丝入胃。
现在,家乡找不到一盘石磨了,母亲收好的荞麦,只好上机器粉碎,古稀之年的人了,还一天到晚,扎在地里忙碌。昨天赶赴乡下舅舅家表妹的婚礼,母亲不住叮嘱我,端午的凉粉别在城里买,她准备了。
站在人间四月天里,母亲的那片荞麦地,苗儿细嫩,长势良好,欣欣然等着一场美丽的花期。
二、我和父母种玉米
开春时,父亲上乡里的种子站,买回来了玉米种子,雷打不动,一定在五一劳动节那天播种。
北部山区的黄土层,墒情一般。沙质地居多,不抗干旱。我们家算起父亲自己垦荒的零碎地,也有八亩。庄稼是农民年复一年的饭碗,父亲绝不含糊,种什么品种,哪个地块适合种高节或者矮节作物,父亲进行了规划。
牛耕地慢悠悠,但犁铧扎地深,土壤松软。二伯家养着一匹枣红马,犁地快,套上犁杖,前蹄一刨地,嗖嗖往地心撩。地翻得粗浅,不直线。父亲宁可雇张磕巴的老牛耕地,也不用二伯的马免费耕地。
父亲犟,对土地的坚守,比谁都稳妥。打好垄,堤坝的水沟挑利索,地垄晒几个日头,风轻轻抚摸着大地,村庄正式进入播种期。
五一这天,晨光熹微,乡间小径响起牛马车的咣当咣当声,伴着清脆的鸟鸣,啾啾的鞭哨,雾,淡淡地,村庄遮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太阳爬上山坳,雾悄悄隐去。
母亲焖一锅红豆米饭,煮几枚土鸡蛋,盛一罐子井水,一一码在竹筐内,悬在锄板一端,扛在肩上,踩着槐花香气铺垫的土路去地里。
父亲坐在地梗上,抽烟。眼睛盯着木头滚子压平实的大田,沉思着。
我们这一带人,管播种玉米叫“按种”,乡亲们习惯裸足劳作。父亲则穿一双高腰农田鞋,不灌泥,踩的玉米穴位结实,种子固定住,出苗也整齐。
街坊们掂着锄头一角砍一个窝,株距一尺半左右。
父亲却抡起镢头,正面朝上,点一个圆圆的穴儿,吩咐我按种,一墩必须三粒玉米,多一粒弯腰捡起,少一粒再加上。保证出苗率高,秋后产量也理想。
父亲点几个穴儿,停下来监视着我按种情况。阳光刚好,温情脉脉地照耀着山川,一草一木。阳光照射着父亲古铜色的脊梁,背影对着我,恍惚间,那是一片美丽而古老的土地。
脚掌丈量着土地,暖暖的温度卷着父亲的汗味,栽种在我的心上。
播种完一个地块,和父母蹲在地坝,吃一碗红豆饭,就着咸萝卜条,土鸡蛋舍不得吃,揣在兜里,同伙伴们玩耍时,再吃。
仔细回顾了一下,很多年里,五一那日,晴空万里,白云朵朵。拿父亲的话说:“春天种一墩,秋后吃一顿。”农民不耕种,不劳动,何来收获?在父亲的人生版图上,他的每一天都是五一劳动节。不干活,浑身难受。每一天,父亲不忘去土地遛遛。大田的玉米,一旦破土出来,父亲就像守护自己的孩子,把时间,情感交付于土地,以及土地上的庄稼。
父亲耕耘着土地,将土地结出的果实无私奉献给儿女们,于是,城市因为有孩子在,就成了老人的远方。
古稀之年的父母,依旧如一头老黄牛,弓着腰,耕耘在故乡的阡陌上,春华秋实,白了头发,他们守着村庄,延续着故乡的质朴敦厚,为漂泊的燕子暖着一个老家。
五一劳动节快到了,几个月前父亲叮嘱过,那天无论怎么忙,我和弟都请假回家,帮父母种玉米。
三、书信里的爱情
当年,他赶着一辆马车,朝空中甩着鞭子“啪啪啪”响抽开村庄的门,将我抱上马车,我羞答答做了他的新娘。路旁,一片菊花黄。婚后,他依依不舍离开我,随几个男人去城市打工,他说要给我土地上没有的幸福。阳光拥抱着乡村,每个周一的上午,乡里邮递员郭子会扯起一串清脆地自行车铃声,一道道柴门吱嘎推开,飘来女人桃红柳绿地询问:“郭子,有俺那口子的信吗?”“有,部队的信不贴邮票都盖着三角戳呢!”女人围着郭子叽叽喳喳说笑。我站在人堆后面,捏着麻花辫子,内心起波澜,盼星星,望月亮,就想知道他的近况。待女人散尽,郭子清了清嗓子,“咳咳,美女,没你的信。”见我一脸失望,郭子扬扬手里的一封信:“开个玩笑,呶,牛皮信封呢。”我上前夺过书信,飞奔回屋,拆开封口,取出信笺,“老婆,我想你了。我在这挺好的,食堂吃的也可以,中午,三个菜,一个汤。有时候是米饭,也蒸馒头。我一顿吃两海碗米饭,要是蒸馒头,就吃三个。你在家好好的。赶上集市,买套漂亮衣服,打扮好看点,我稀罕。不说了,工头一脸过来了,我没文化,写的字你凑合看吧,想你的,东。”下田除草,上山摘野菜。信笺揣在贴身兜里,累了坐在地上读,见字如面,仿佛他站在我面前,冲我伸着臂膀。一年之中在一起的日子清得可数,土建工程结束,他回来猫冬,正月未过完,又打点行囊起程。他身上刻着农民工的标签,背井离乡的岁月,他把对家的思念写成书信打包回家。自打有了手机后,书信这才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他隔三差五给我挂个长途,互诉各自的近况,他不会花言巧语,说话就似一杯白开水,我埋怨他不懂浪漫,可他就是一块榆木疙瘩。几年前我们俩申请了qq,两座城市,隔着屏幕倾吐衷肠,心贴的近了。我的文章在沈阳晚报发表,他在工地读到报纸上我的照片和散文,立马电话过来,兴奋地像个孩子。农民工夫妻,像极了牛郎织女。二十九夜的月缺,换来一夕的月圆。为支持我写作,他从外边回来去电脑城搬回台式电脑,微信开通后,交流方便快捷,视频唠着家常。曾经的鸿雁传书,到微信时代的盛行,我们的爱情没有蛮荒,反而因久别重逢居然复苏着新婚时的芳香。心贴的紧了,爱情又哪里会长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