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在我正式参加工作的第三个年头,我与平顶山有了一次难忘的亲密邂逅。
1993年,师里在平顶山建了一座自来水水塔。20多年过去了这座水塔一直使用至今。当时,工程团四连承担了这项工程的建设任务。我作为一名建设者亲历见证了建设的全过程。建水塔说白了就是在山顶上向下凿出一个又深又大的圆柱形基槽,然后再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成一个底部和四周密闭的大的储水罐,顶部预留有洞口。
平顶山土质为三级泥岩越往下越硬,一十字镐下去只能留下一个白点钢钎也不好使就连挖掘机也挖不动。我们先用像考古用的“洛阳铲”一样的工具打出一个几米深的炮眼,然后装上炸药实施爆破,再进行人工清理把虚土清理完,再灌上水泡等泡软了再挖。基础工程一结束就要支模板绑钢筋打混凝土了。这是一项更为艰苦的体力劳动。
为了保质保量完成现浇任务,有一次,我们班连续奋战了24个小时。备料、搅拌、拉浆、灌注、振动……循环往复。当时,机械设备只有搅拌机和振动棒,其它全部靠人工。我们从一个日落西山干到了另一个日落西山,就连晚上也没停下来大家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挑灯夜战,特别是到了晚上真的是又冷又饿又困又累。但也有高兴的时候那就是吃加班饭——小笼包子。左手抓一把右手抓一把左右开弓眨眼工夫十几个肉包子一下肚感觉浑身又充满了力气。真真切切地让我体会到了“人是铁饭是钢”真乃至理名言一点没说错。
记得还有一次,也是加夜班打混凝土。一晚上干下来,浑身像散了架一样。清晨旭日东升的时候,轰鸣的振动棒、搅拌机声终于戛然而止。摇摇晃晃的朝阳喷薄出万丈光芒,照耀在我们略显疲惫和喜悦的脸上温暖而显出酡红的颜色,令人心醉神迷仿佛一闭上眼睛就能进入甜美的梦乡。原本分类摆放有序堆得像小山似得砂石料场,一夜之间,被我们夷为平地,裸露出原始地表。此时此刻的平顶山万籁俱寂,充满了蛮荒和史前的气息……
让我有点想不明白的是:几个月干下来,我不仅没瘦,还长胖了。身上一块块的肌肉更硬棒了,休息的时候哪怕只有几分钟时间就地一躺也能睡着。在光秃秃的平顶山上,头顶火辣辣的三伏烈日,居然没有被晒黑还变白了,就连脸上的“青春美丽痘”也与流淌的汗水一起蒸发了晒没了。家里人也很奇怪。看来“早入熔炉早成钢”、“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类似这些话确有一定道理!那时工资也不高一天也就8块钱,但我们还是如期完成了建设任务。
(五)
平顶山终于苏醒了,就好比逢春的枯木久旱逢甘霖,焕发出勃勃生机。
从2001年开始,北屯平顶山立体绿化工程启动。师里动员全师各团场在北屯平顶山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前所未有的植树绿化热潮,并在各团场间组织开展了如火如荼的劳动竞赛,落后的单位进行电视曝光。
全师上下争先恐后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化自己的家园干劲十足,更何况对于我们这些“兵二代”而言北屯就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故乡——建设北屯人人有责,建设北屯我们责无旁贷。
工程团后来改制成北屯一建,我作为公司的一名政工员也是一天到晚“泡”在山上带着大伙一块干。责任落实到人头,每个人挖几个树坑树坑尺寸的大小都是有明确规定的。每个树坑的底部都要放上发过酵的牛羊粪作为底肥,挖出来的原土要清走,栽种的时候要换上有养分的好土。
从山坡下面一直到山顶上面,漫山遍野全都种上了花、草、树,平顶山终于旧貌换新颜。我们顶严寒、抗酷暑、斗风沙总算没白辛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了确保栽种一批成活一片,师里建管并重专门成立了绿化队,在平顶山铺设了纵横交错的滴灌网,由专人负责对树木花草进行管护。
与此同时,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平顶山的各项设施建设也日趋完善,不管是山顶平平整整的环山路还是山下弯弯绕绕的幽静小道,都安装了漂亮别致的路灯,并在多处修建了雕梁画栋的亭子,相隔不远就会有美观耐用的座椅。上山有上山的道,下山有下山的路,一级级的台阶组成一条条的曲径就像一串串节奏妙不可言的音符在上与下、远与近之间来回蜿蜒伸展……“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园林景观正在逐步形成。
(六)
平顶山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果山”。
北国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每年春节过后乍暖还寒沉睡了一个冬季的平顶山开始慢慢袒露出它的“庐山真面目”。如果碰上倒春寒的年景,就算到了阳春三月映入眼帘的依然是冰天雪地,而每年的四月通常是一年当中刮风次数最多最大的季节。这里的春季是那么的短暂,短暂得就好像少了这一季。春姑娘似乎把平顶山给遗忘了。
春夏之交,这里是花花草草的世界。嫩绿鲜亮的小草,刚刚钻出地皮,就像从树后探出小脑袋的顽皮孩子,跟你玩着捉迷藏。姹紫嫣红的丁香、榆叶梅,像是腼腆害羞的姑娘,悠悠然奔泻出酩酊的芬芳。暖暖的春风轻轻地拂过成片成片的苹果树、李子树、沙枣树,让人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特别是每年6月空气中弥漫的沙枣花香总是能够随着风儿像人的思绪一样飘得很远很远……
炎炎夏日,这里是避暑山庄。劳累了一天的人们,茶余饭后,三三两两,漫步其中,观看落日余晖,感受缕缕清风。热恋中的情侣,成双成对卿卿我我,相约在此,呢喃低语互诉衷肠。一家老小,三五成群,流连徜徉于山的怀抱,有说有笑,尽享着天伦之乐。
过去,人们常说“北屯的蚊子一把抓”。现在环境改善了,蚊子少了,蜻蜓、蝴蝶多了,夏季的平顶山处处鸟语花香、花红柳绿。就像刚刚远程返航的帆船总要停泊在宁静的港湾,闲暇的你可以找一处古色古香的亭子间或路边的石凳或长条椅坐下来,什么都可以想什么也可以不想,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让纷扰的心灵重新归于澄澈,然后带上愉悦再次扬帆启航。
金秋时节,这里是一幅天然画卷。四季常青的樟子松还是那么翠那么绿。一排排笔直的杨树身着黄艳艳亮晶晶的戎装是那么的英姿飒爽。有着绛褐色枝干的沙枣树香甜的果实已经挂满了枝头总是能够勾起儿时的回忆。一株株茂盛的海棠树、苹果树和榆树原本青绿的叶片泛着红彤彤的光泽,不禁让人想起“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
远眺平顶山,层林尽染。黄与红交相辉映,红与绿交错分布。红果果、黄果果和黑沙枣点缀其间,金色的芦苇荡在秋风的吹拂下仿佛翻滚的麦浪。一场绵绵秋雨过后,蘑菇开始粉墨登场。草菇、鸡腿菇、柳树菇、杨树菇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与沉甸甸的累累硕果一起为秋日的平顶山孕育了无穷的魅力。让人油然而生“只缘身在此山中”。
冬天来了,这里是一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洁白的雪花飘飘洒洒飞满天的时候,会让人想起王洁实、谢莉丝以及她们演唱的校园民谣《脚印》;满眼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景色,会让人吟诵起毛主席那脍炙人口的诗词《沁园春?雪》;踏着皑皑白雪听着脚下发出的咯吱声,会让人激情澎湃地唱响彭丽媛当年引吭高歌的那一曲《我爱你,塞北的雪》。
山坳里,毛茸茸、金灿灿的芦花和胡草在明媚的阳光下,在白茫茫的冰雪世界格外夺目。“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樟子松和针叶松显示出“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在凛冽的寒风中,经受了风霜雪雨洗礼的芦花、胡草和青松翠柏傲然挺立、摇曳生姿,给单调沉闷的冬季增了光添了彩。 (七)
一年四季,不论什么时候你来到平顶山都会让你不虚此行。你尽可以坐上北屯3路公共汽车,由老城区穿越216国道进入北屯新区,再上一段坡路,得仁山公园就近在眼前了。下车移步向东,走过一条坡度不大也不长的柏油路就可直达山顶。昔日的平顶山不仅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园,成了北屯人民引以为豪的一大亮点,而且成了北屯的一张名片,成了北屯的象征,成了八方游客驻足游览的地标性著名景区。
过去人们常说“敢叫日月换新天”,我总觉得这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但现在这样的事实就活生生摆在眼前。这不由得不让人心生感慨——自然很伟大,人类更伟大。在祖国西北边陲北屯生活着的这样一群人:他们让一座沉寂千年的荒山秃岭变为了生机盎然的秀美山川。她见证诠释了什么叫兵团精神。
家乡的得仁山——我心中的一座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