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必背古诗词(2)

2020-06-25诗词

  三、课外名句选编—《先秦诸子选读》部分

  《论语》选读(一)

  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谏:匡正,挽回。犹可追:还可以赶得上,即还可以改变。)

  2、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高贵的人一句话可以表现出他的智慧,一句话也可以表现出他的不智慧。所以说话不可以不谨慎呀。)

  (《论语●子张》)

  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仰:仰望,向上看。弥:越发,更加。瞻:往前看。忽焉:忽然。焉:词尾,用于形容词、副词之后,相当于“然”。) (《论语●子罕》)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由:仲由。诲:教导。是知也:这就是聪明。) (《论语●为政》)

  5、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

  6、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食:通“蚀”。更:改变,改正。) (《论语●子张》)

  7、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弘:扩大,光大。) (《论语●卫灵公》)

  8、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9、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无:通“毋”,不要。欲速:做事情贪快。见小利:计较小的利益,贪求小的利益。)

  (《论语●子路》)

  10、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岁寒:时令到了寒冷的时候。彫:通“凋”,衰落。) (《论语●子罕》)

  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者:往者,过去的。)(《论语●子罕》)

  12、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颜渊》)

  14、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1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士:读书人。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弘:广大。毅:坚强。任重而道远:担当的东西重,而且路程遥远。任:担子,担当的东西。仁以为己任:把在天下实现仁作为自己必须担当的责任。已:停止。) (《论语●秦伯》)

  16、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志士:有高尚志向和节操的人。仁人:仁义之人。) (《论语●卫灵公》)

  1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饭:动词,吃(饭);疏食:粗糙的饭;水:冷水;古代一般将热水和开水称为汤。曲肱而枕之:弯着胳膊枕着它。肱:上臂,泛指胳膊。于:对,对于。) (《论语●述而》)

  18、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

  1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说:“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还没弄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举一个墙角做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即不能由一件事情类推而弄明白其他许多事情),不再次去教他。”) (《论语●述而》)

  2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21、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说:“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是上等的;通过学习而有知识的人,次一些;困顿而学得知识的,又次一些;困顿并且不学知识的人就属于下等的了。”) (《论语●季氏》)

  22、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贤贤易色:尊重有才有德的人而看轻女色。致其身:献其身。) (《论语●学而》)

  2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勤勉于做事而谨慎于言谈,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错误。) (《论语●学而》)

  24、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孔子说:“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自己(增加学识、修养道德),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向别人卖弄。”)(《论语●宪问》)

  《论语》选读(二)

  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夏说:“做官还有余力,便应学习;学习还有余力,便应从政。”) (《论语●子张》)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论语●雍也》)

  3、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老年人安养,让朋友们互相信任,让年轻人得到关怀。”) (《论语●公治长》)

  4、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论语●颜渊》)

  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一点都不马虎的。) (《论语●子路》)

  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说:“自身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如果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论语●子路》)

  7、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叶公问孔子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来归附。”) (《论语●子路》)

  8、……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因为,财富分配均匀了,也就无所谓贫穷;国内团结和睦,就不显得人少势弱;社会安定了,国家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正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提倡仁义礼乐道德教化,以招徕他们;远方的人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来。) (《论语●季氏》)

  9、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的为人,用功得连吃饭都会忘记,快乐起来会忘记忧愁,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论语●述而》)

  1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就可以分辨真假,判明是非;七十岁,能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论语●为政》)

  11、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孔子说:”政治清明,言语正直,行为正直;政治黑暗,行为正直,言语谦逊。”) (《论语●宪问》)

  1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说:“三军的主帅可以被人夺去,但对一个普通人,却不能迫使他改变志向。”) (《论语●子罕》)

  1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也行呀。”) (《论语●里仁》

  14、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富裕却不骄横,怎么样?”孔子说:”这样可以了,但是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德修养,纵有钱却谦虚好礼哩。”子贡说:”那《诗经》上讲的:‘要像对待骨、角一样,先开光,再磨制;像对待玉石一样,先雕刻,后细磨。’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说:”赐啊,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你已经能从我讲过的话中领会出我还未说到的意思了。”) (《论语●学而》)

  15、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孔子说:”阐述而不创作,相信并喜好古代文化,我私下和我心仪的老彭相比。”) (《论语●述而》)

  16、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孔子说:”君子的风范有三种我没能做到:智慧的人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虑,勇敢的人不惧怕。”子贡说:”先生说的正是自己呢。”)(《论语●子罕》)

  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要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毛病)。”)(《论语●里仁》)

  1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知识是否温习了呢?”) (《论语●学而》)

  19、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论语●学而》)

  20、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论语●里仁》)

  21、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论语●宪问》)

  2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论语●里仁》)

  23、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论语●述而》)

  2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论语●子路》)

  25、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论语●为政》)

  2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作伴。”) (《论语●里仁》)

  2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说:“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个君子。”) (《论语●雍也》)

  2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说:“聪明人乐于水,仁人乐于山。聪明人活动,仁人沉静。聪明人快乐,仁人长寿。”) (《论语●雍也》

  32、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论语●秦伯)

  33、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秦伯》)

  34、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和这相反。”) (《论语●颜渊》)

  35、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我培养仁德。”) (《论语●颜渊》)

  36、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说:“君子安详舒泰,却不骄傲凌人;小人骄傲凌人,却不安详舒泰。”) (《论语●子路》)

  37、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名言,但有名言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仁。”) (《论语●宪问》)

  38、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论语●宪问》)

  3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4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4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

  42、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

  43、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

  44、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曰》)

  4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上一篇: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24篇下一篇:小学必背古诗词7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