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桑意象的原型分析(3)

2018-07-20诗经

  三、 从桑女形象到桑女爱情

  美丽的桑树是桑女的象征。清翠桑林,繁枝茂叶又为桑女爱情的萌生创造了极好的环境,由此,“桑林”又成为了青年男女爱的乐园,桑林、桑树成为爱情的隐语,《诗经》中有许多的爱情诗都来自桑园,形成了桑女爱情的模式。

  例如:《鄘风·桑中》:

  爰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沫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沫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对该诗的理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朱熹《诗集传》[3]认为是揭露卫国贵族相窃妻妾,淫乱成风的诗。也有经学家斥其为是“桑间濮上”“亡国之音”的诗篇。程俊英先生《诗经译注》[4]说:“这是一个劳动者抒写他和想象中的情人幽期密约于桑林中的诗。他在采菜摘麦的时候,兴之所至,一边劳动,一边顺口唱起歌来。”无论怎样理解,“期我乎桑中”指出男女幽会于桑林中,桑林是自由的爱情乐园,萌发出狂热的爱情,“桑中”是爱情的隐语。

  又如:《诗经·魏风·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朱熹在《诗集传》[5]卷五中称此诗是“政乱国危,贤者不乐仕于其朝,而思与其友归于田圃”,因此有人把其称为是中国最古老的田园隐逸诗,但在李立的《神话视阈下的文学解读》[6]中在明确其是在采桑者之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断其时一首“邂逅相遇”、“与子偕臧”(《诗经·郑风·野有蔓草》)式的桑女爱情的诗,因为在《诗经》中所写到的桑者,基本都为女性, “桑者”即是桑女,所谓“闲闲”,是形容桑女从容自得的样子,所谓“泄泄”,是形容桑女众多的样子。“行与子还”“行与子逝”恰是在众多的桑女中邂逅了意中人与其共结连理,直到偕老。笔者也较赞同李立教授的推断,“行与子还,行与子逝”是“适我愿兮”“与子偕臧”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上一篇:《诗经》爱情意象下一篇:论《诗经》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