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诗经》中的爱情诗

2018-07-21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的内容是丰富多彩,文学样式也多种多样,其题材和体裁都具有开天辟地的文学历史意义与文学价值。在当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农业起步时期,农人的生活节奏缓慢而循环往复,那一刻世人的情感便也像当时人们的生活一样简单、淳朴、而又温馨。《诗经》中的爱情是天地永恒的不朽,而爱情中的男子和女子以如水的柔肠演绎了感人至深的柔情,塑造了不胜枚举的爱情经典形象,领取了而今现在的情感极致,在时光的长河中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的内容是丰富多彩,文学样式也多种多样,其题材和体裁都具有开天辟地的文学历史意义与文学价值。在当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农业起步时期,农人的生活节奏缓慢而循环往复,那一刻世人的情感便也像当时人们的生活一样简单、淳朴、而又温馨。《诗经》中的爱情是天地永恒的不朽,而爱情中的男子和女子以如水的柔肠演绎了感人至深的柔情,塑造了不胜枚举的爱情经典形象,领取了而今现在的情感极致,在时光的长河中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一、《诗经》中爱情诗的内容

  诗经婚姻爱情诗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说周代恋爱婚姻中的各个方面在诗经婚姻爱情诗中都有很好的描写。我们可以大致将其归纳为五个方面:

  1、一见钟情

  爱情是感情的契合,是两颗心一刹那的碰撞和共鸣。一见钟情,多少美丽的爱情故事就从此开始。《郑风·野有蔓草》有诗曰:“野有蔓草,零露汚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 攘攘。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在这首诗歌中,这一对青年男女是在没有约会情况下的有缘邂逅,好象是老天特意安排他们在充满野趣的田野上相会,

  那美人的“清扬婉兮”的清秀飘逸的精神和“婉如清扬”的明如秋水的眼睛在男子的眼睛中熠熠闪光。自然的田野,天然的巧合,无声的对视,爱自此开始

  2、赠送礼物

  《郑风·溱洧》:“士与女,方秉兰兮” “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全诗略)这首诗歌描写一群青年男女在溱、洧水旁游春之时相赠以兰草与芍药之花,那一江春水倒影着一群充满青春活力的男女身影,他们有说有笑,互相赠送表达爱情鲜花,多么热烈浪漫啊。你听,那姑娘说:“去那边看看好吗?”小伙子说:“我虽然已去看过,但我还是很愿意跟你一起再去看看。”这首诗歌中所写的青年男女用鲜花传情达意和所说的双关爱语又是多么含蓄多情,于是“采兰赠药”作为青年男女传情达意的特有的形式流传了下来。《邶风·静女》中那“贻之以彤管” 以及《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瑶琚”的传情形式是与“采兰赠药”完全相同的。

  3、约会守望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手踟蹰--------”《邶风·静女》中两个青年男女约会城楼下,年轻姑娘的大胆、俏皮,躲起来让男的寻找,而那男的那么急切,他刚开始很得意地赴会,结果到了那儿,女孩子却躲了起来,害他抓耳又挠腮。调皮天真的情态平添了几多生活情趣。

  4、谆谆告诫

  《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全诗略)这是一位姑娘委婉地劝告自己的情人不要采取“逾墙”“逾园”“折杞”“折桑”等不文明的行为,要注意她的父母、兄弟以及邻里社会舆论的影响。从姑娘这些所劝之语中我们可以真切的感受到了姑娘是多么的委婉多情。

  5、山盟海誓

  《诗经》所表现的爱情专一的这一主题一直是为我中华民族所喜闻乐见家喻户晓人人赞颂的。《卫风·氓》中有言“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匪石匪席——匪,通“非”。意思是:我的心不是石不是席,石可转而心不可转,席可卷而心不可卷,比喻对爱情的忠贞,永远不变心。这一爱情誓言对后世影响极大,也许它就是“海枯石烂不变心”式的爱情誓言的缘起吧。《王风·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余不信,有如敫日”这是描写一位女子对男子的的坚贞爱情的誓言。如果把这句誓言翻译为白话文,那就是“活着如果不同住一室,纵然死了也愿意同埋一穴。如果你不相信我说的话,有如天上明亮的太阳!”由此可见这位女子誓言的坚定和对爱情的忠贞。追随古人经历的爱情过程,可以真切感受到原始爱情的种种特质。

上一篇:《诗经》爱情诗与中国的文学关联下一篇:春夏秋冬的古诗五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