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诗经》时候的爱情(5)

2018-07-21诗经

  “卷耳”在《诗经》里出现时,情感之流遽然变音。卷耳就是卷心菜。在我的意想里,它是白色底子,绕着绿色纹络,丰富的水气,让它有了一种瓷实的外形,有一种诉说的气势。

  “桃夭”气氛渐渐平复了,情感涟漪渐渐淡化了,也许,有些君子习惯了生活节奏后,淑女也渐渐变成了女人。有些君子,就渐渐厌烦了眼前的生活,淑女的体态、性情也与“淑女”相去甚远,无法再让君子想像、激动,“荇菜”、“彤管”、“桃夭都成了回忆,可回忆又有何补益呢?”所以,古君子的风范就渐渐保持不住了,眼睛渐渐掠出屋檐时,就想去河边观望别的淑女了。这时候,守侯着一群子女的妇人又能如何呢?我们于有远处的山冈上,看见了一些无奈的身影――“采呀采那卷耳菜,却总装不满簸箕一样的小筐子,哎!思念着那外出的人啊,将筐子放在大路旁。”

  “外出”?去了哪里?其实,人并没有走远,可是,心游移了,神恍惚了,眼光散漫了,妇人与子女都无法使他聚起情感焦点,这种身心的分离也是“出走”,是心神的出走。他已经不愿完全接受她,她也在言行中,感觉到了疏离、陌生,乃至一些有意的伤害。她措手不及,无言以对,只能走出来,拎着小筐子,去不远处的缓坡上采那卷耳菜。这里可以看见他落落寡欢的身影,可以看见她小小的院落,可以听见孩子们的笑闹。她一片片地采摘着叶子,无心看叶尖上颤栗的露珠,无暇顾及草丛中跳跃的虫子,她于埋头采集中,回想着小河边的荇菜、彤管、妖冶的桃花……她一点点地采着,一遍遍地想着,内心的焦虑稍稍有了疏散,她借采卷耳的过程转移着心中的烦乱。于是,“卷耳”成了内心情感的承载者,采着卷耳,就将淤积于心中的块垒渐渐迁移了出来。――“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可是,毕竟不是为采卷耳而来的,所以,采呀采呀,夕阳落下了,薄暮笼起了,内心总是缭绕着难以排遣的惆怅,眼在搜寻,手也在采摘,可总是采不满小小的簸箕一样的小筐子。

上一篇:《诗经》与牛下一篇:《诗经》里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