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它的里面表达的是劳动人民的劳动场面;对爱情的最质朴的描绘,对征夫的不尽思念;对生活的美好描绘和向往;它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铺叙了奴隶春耕、采桑、纺织、田猎、造酒、贮藏和准备过冬等一年四季的全部劳动生活,表现了阶级的对立和奴隶们的悲愤之情;后者倒叙了弃妇与氓由恋爱到结婚直至被氓遗弃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弃妇的哀怨和决绝;对硕鼠的贪婪的描绘和把淫乱无耻的卫宣公比作大癞蛤蟆都寄寓了极大的讽刺之意;同时通过手法来对爱情的描绘,对奴隶主阶级的不劳而获的描写,这一切都几位极为的传神,体现出《诗经》的魅力,彰显了劳动人民的华彩艺术。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构成了《诗经》民歌的浓厚风土气息。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诗经》的影响还越出中国的国界而走向全世界。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很早就传入汉文版《诗经》。从18世纪开始,又出现了法文、德文、英文、俄文等译本。
《诗经》中的乐歌,原来的主要用途,一是作为各种典礼仪的一部分,二是娱乐,三是表达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但到后来,《诗经》成了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学习《诗经》成了贵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养。这种教育一方面具有美化语言的作用,特别在外交场合,常常需要摘引《诗经》中的诗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