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爱情解读(2)

2018-07-22诗经

  一、必须加深认识和理解孔子所揭示的《诗经》爱情诗的教化作用。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共有305篇诗歌,故又称“诗三百”,它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一,是古代童蒙必读必背之书。

  古人十分重视诗歌的教化作用,把用诗歌来教育感化百姓称之为“诗教”,“诗教”能起“正风俗”的作用,让人变得文明礼貌温柔敦厚。《礼记经解》中记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温柔敦厚,《诗》教也。”《论语阳货》中记载了孔子一段论述诗歌作用的著名言论:“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激发感情意志),可以观(观察风俗的盛衰),可以群(引起感情的共鸣),可以怨(批评现实政治)。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宋代大教育家朱熹在《诗经传序》中把《诗经》的教化作用解释的更为清楚明白:“然则其《诗经》以教者何也?曰:诗者,人心之感物而形于言之余也。心之所感有邪正,故言之所形有是非。惟圣人在上,则其所感无不正,而其言皆足以为教。其或所感之杂,而所发不能无可择者,则上之人必思所以自反,而因有以劝惩之,是所以为教也。昔周盛时,上自郊亩朝廷,而下达于乡党闾巷,其言粹然无不出于正者,圣人固已协之声律,而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以化天下。”朱熹的这段话告诉后人,因为《诗经》305首诗歌大都产生于周朝兴盛之时,那时圣君重视教化百姓,民风淳朴,而所选之诗歌又是经过乐官反复挑选加工,后来又经过大教育家孔子的删定,因此《诗经》中的每一首诗歌都具有“正”(思想性好)的特点,能对百姓起教化作用。

  《诗经》有“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写得特别好,爱情诗大都就在“风”这一部分里。“风”最善于描写人之性情,最能感染读者起教化作用。为何称它为“风”呢?朱熹解释说:“风者,民者歌谣之诗也。谓之风者,以其被上之化以有言,而其言足以感人。如物因风之动而有声,而声又足以动物也。是以诸侯采之以为正风,所以用之闺门乡党邦国而化天下也。”朱熹的话告诉我们,《诗经》中的“风”中的诗歌能像自然春风吹动万物而发出的“万籁之声”那样感染打动人心,因此能起“正风俗”的作用。因为《诗经》中的爱情诗,无论是写爱情之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是写喜忧得失还是离合变化,都具有“正”的特点,也就是这些爱情诗感情都是诚挚热烈淳朴健康的,因此《诗经》的“正”的特点可以用孔子所说的“乐而不滢,哀而不伤”这八个字来概括,而《诗经》中的爱情诗的教化作用则可通过《诗经》第一首《关雎》之诗来体现。《关雎》一诗描写一位君子爱上一位采荇菜的美丽姑娘却又“求之不得”,只能将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内心的敬羡与想象之中,这也许是叫“单相思”吧,总之这位“君子”的追求是失败了,但这位君子的心理和行为都是积极健康的,是令人感动的。你看,那位在河边“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的“窈窕淑女”是多么美丽动人啊,她将这位“君子”的心深深地吸引住了。但当他“求之不得”之时,虽然为想她而“寤寐思服”“优哉悠哉”“辗转反侧”,但他能严格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他觉得只有用自己的才华和品德才能赢得姑娘的芳心,于是他采用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文明之举去努力打动吸引姑娘,这位小伙子不愧是真正的“君子”。这首诗充分体现了当时民风之淳,人性之正,声气之和。因此孔子评价说:“《关雎》乐而不滢,哀而不伤。”也就是说这小伙子对姑娘的追求行动在欢乐之时并不过分(没有违背道德准则),在“求之不得”之时也不过于悲伤(能自制而没有自卑自残或图谋不轨),所以儒家认为这样的爱情诗,不仅年轻人爱读(能产生美好向往),而且年老者也爱读(能引起美好的回忆),因此它具有“正风俗”的良好的教化作用。古人早已认识到爱情与家庭不仅关系到一个人个人的幸福于否,还关系到社会风气的好坏和国家的兴亡。所以西汉政治家思想家匡衡说:“妃匹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逐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以《关雎》为始,言大上者民之父母,后夫人之宜,自上世以来,三代兴废,为由不由此也。”由此看来,古人对《诗经》中的爱情诗是十分重视的,他们已将学习《诗经》中的爱情诗提高到教化百姓治国安邦的高度来认识,这是很值得后人学习与研究的。因此笔者认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将众多能起“正风俗”作用的爱情诗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之中这一做法是非常正确的,这不仅能给师生的教与学带来无穷的乐趣,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这些古代爱情诗歌的教学。

上一篇:《诗经》中的爱情观下一篇:《诗经》中的爱情之约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