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玉意象含义(2)

2018-07-22诗经

  二 玉与君子

  我国自古就有“君子与玉比德”的传统,所以“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佩玉成了君子有德的标志.玉的外表温和而润,本质却至坚至刚,与君子道德追求的境界正相吻合,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文化兴起,贵族士卿崇尚“观物比德”标榜“君子如玉”,玉被赋予了吸纳日月山川之精华,凝聚人间美质的特征,成为品评人物的道德标准.君子并非指帝王,是指才德出众,爱国爱民,高尚正派的文人,儒家思想中理想的“君子”是以内心的“仁”为根本而同时在外在的行为方面又完全合乎“礼”的人.孔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里所讲的知仁勇即儒家君子理想的三要素,即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文人以佩玉来证明自己是一位受到信任和尊重的君子。

  “君子比德与玉”的道德观念,把人品之德、仁、智、义容纳在玉之色泽、质地、形状上,于是玉具有十一德、九德、七德、五德等学说应运而生,乃至“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质佩饰也就成了显示贵族身份与教养的标记,如《都人士》“彼都人士,充耳秀实”这里的充耳是古代的饰物,悬于冠冕两旁,下垂耳际,用玉制成.秀是玉的另一种称谓,从这里可以看出都人士是京城中的贵族男子,出身于有礼法的大户人家,《著》中的琼华、琼莹、琼英是指一种红色而有光泽的玉,也是一种饰物.在古代用玉是有权限的,《周礼》中有这样的记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就是六瑞之器,然后根据公、侯、伯、子、男的等级制度来用玉,可以看出当时用玉的权限规定,不能超越等级使用玉器

  每个人天生不会成为君子,就如《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说明君子的修养就像获取美玉一样,需要有一番磨砺的功夫,须经切磋琢磨的繁复工序才能成为“器”,就孔子所说的,未琢成器的玉材是没有价值的,玉因其成器,超越自身后方能显示出其诱人的一面,于是玉器又成为君子修养,磨练品行的象征.《终南》“佩玉将将,寿考不忘”将将,是佩玉相碰击发出的悦耳之声,君子佩玉行走势必温文而雅,没有丝毫邪念,因为玉佩只有在不快不慢,富有节奏的步伐下,才会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这声音不仅集中了君子的注意力,同时也告诉周围的人们,君子来去光明正大,所以“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而揖之,退而扬之,然后玉锵鸣也,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意思就是说君子行走要有规有矩,进退俯仰之间,玉佩都会发出声音,因此“非辟之心,无自入也”.

  君子除了在言行上加以“比德与玉”在自身的性格上也要加以修养,《诗经·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温润是对玉器肌理的一种感觉,即给人不涩、不干、不湿、不裂的感觉,故引申为人格的宽缓柔和,温良恭俭,这正是儒家对君子的基本要求,这首诗表达的是一位女子对出征丈夫的思念,“温其如玉”就是指她的夫君温和文雅,体贴敦厚的性情和德行高尚的品质.玉德就成为君子的德行,这说明玉之美在时人看来,已不止其外在的形式之美,同时还有了内在的精神价值,此处玉之内在美则言其“温”,以玉之温润质感言人性格的温和、内秀、儒雅以之比喻人的内在德行。

  但君子如何比德与玉呢?孔子曰:“昔者君子比德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慎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忠也.孚伊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从中也可以看出玉有十一种德,即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玉质地不仅细腻晶莹,而且坚硬异常,令人想到“智”的品德;玉有棱有角,却不刺伤人,令人想到“义”;,垂直下坠,则想到了“礼”;叩之没有杂音,符合乐的要求,瑕瑜互见,自然想到“忠”;玉色晶莹透明,不有阴翳似“信”也,气如长虹,自然联想到“天”;玉为山川之精英,是大地之造化.玉有圭璋之制,天下通达.是德之行也,君子贵之,故得天下之道也.在这里玉就代表德,德就物化为玉,玉德就成为文明社会发展的精神之柱.

  管子说:“夫玉之所贵者,九德出焉.夫玉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知也;坚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茂华光泽,并行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声清抟彻远,纯而不淆,辞也;是以人皆贵之,藏以为宝,剖以为符瑞,九德出焉”⑤是有仁、智、义、行、洁、勇、精、容、辞九德。

  荀子对玉德也有阐述,“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孔子曰:‘恶!赐!是何言也!夫君子岂多而贱之,少而贵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⑥可以看出啊是揉和孔、管两家,形成仁、智、义、行、勇、情、辞七德.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玉有五德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即仁、义、智、勇、洁五德

  不论是孔子的十一德说,还是管子、荀子、许慎的玉德说,都从“仁义礼智信”为出发点,但有统一在仁之下,仁成为玉德的核心,也是君子之德的核心内涵,这些就是玉德的理论内容.

  君子比德与玉,比德是美善道德统一的方法论,古代先民把玉石等自然物质的实用观念升华为原始崇拜形式的精神追求,再与人的道德精神世界联系起来,成为纯粹的精神世界的象征体.“比德”就是将玉的自然属性特征与人的道德相比较,形成人所追求尽善尽美的修养方式和实践方法,正是这种比德将美与善统一到道德伦理的理论体系中来,形成塑造人性情感,塑造文质彬彬内的君子人格的方法论,玉德的核心内容既是玉和君子的关系,又是中华文化中健康人格的发展动力和道德修养标准的永恒参照物,玉这一自然物质通过不断的演化发展,不断的被人格化,道德化,德的介入,让玉和君子有了质的飞跃,使玉和君子相互对应,君子与玉自比,自律,自我约束.

  所有这些,都是以不同方式将自然性的形象特征,通过概念性的理智认识来激起伦理感情,以成为审美的感受或表现对象,玉作为道德象征的自然物所要表达的已不是抽象的道德观念或理论主张,而是本身包含着政治伦理观念却又不完全等于他们的情感本身,既是说这里作为概念式理性中介的,已不是纯粹的道德概念和伦理范畴,而是包容情感于其中的感受和想象.玉之所以美,在于它作为审美客体可以与审美主体比德,亦即从中可以感受或意味到某种人格美,比德说的基本特点是将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们的某种道德情操,使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人格化,人的道德品行客观化,其实质是认为自然物美美在它所比附的道德伦理品格,自然物的美丑及其程度,不是决定于它自身的价值,而是决定于其所比附的道德情操的价值。在这里比德可以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它标志着玉的审美已完全由外在的形式美向内在的意蕴之美方面的升华,说明玉的审美已由生理快感向心理快感的飞跃。另一方面,说明玉的审美已开始向主体之美——人自身之美的转化,既以玉状人之美貌,亦以玉喻人之美德,玉成了人类主体外在美与内在美的评判标准重要参考。

  比德的方式在以后的文学创作中不断顽强的延续着,这一具体途径的情理结构也成了一种传统,一直到今天以所谓梅兰竹菊“四君子”来比拟崇高人格,庄严情操不仍然是中国知识分子和文艺家所经常运用的文艺形式的情感符号嘛!比德极大的运用和扩展到许许多多的事物景色,美人芳草,龙凤云霓,人禽动物…

  所以君子如玉,它以中国人独有的审美方式和审美情感塑造了一个“君子”使他成为人们追求道德精神人格完美的标志。

  总之,从古至今,中国人爱玉,以玉比德,以玉养德,不只是因为它外在的美,而是因为透过它的钻研之美闪烁出一种深刻的内涵.玉作为自然界中一种矿物集合体,经过大地的经久锤炼和人工的 碾磨雕琢,它那种坚韧纯洁高雅通透温润的自然属性充分的显示出来,并对东方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归结到一点就是玉的品格.玉在爱情中充分显示出人们对爱情的崇高赞美,使玉这一自然物质在爱情中熠熠发光,玉的品格比附在爱情中,使玉和爱情得到升华,在浩瀚的古玉文化中,比德的思想更是让人惊叹,人们仅从一个自然物质,经道德情感的摄入后,。越发突出了玉的魅力,使玉和君子在伦理道德体系中不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君子比德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以及“言念其人,温其如玉”的风格更是体现出君子人格,玉德思想更是丰富了中国的文化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玉的观念一直留在人们的脑海中,玉的外在形态和内在品格通过人们的意象化,不断的被人们吟咏唱和.“洛阳亲友若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⑦;“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⑧这些诗词中都用玉来抒发内心的感情。因此中国的玉文化有着伟大的民族精神,有“宁为玉碎”的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精神;“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洁气魄;“锐廉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

上一篇:朱自清《经典常谈-诗经》下一篇:解读《诗经》中的礼乐文化的审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