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与苏轼命运

2020-04-27水调歌头

  引导语:《水调歌头》,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那么这首诗与诗人苏轼的命运有何联系呢?下面是小编收集的相关资讯,欢迎大家阅读!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水调歌头》,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记得在中学课本上,老师就要求我们熟练的背诵。这首词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在朗朗书声中,给我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大自然的万般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天上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月亮简直被诗化了!在我们印象里,苏轼是一个性格很豪放、气质很浪漫的人。当他在中秋之夜大醉后,望着那皎皎圆月,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

  从校门走向社会,不知不觉中,当年书生意气的我,已是脸上布满沧桑感的老百了,重读这首倍受后人赞誉和喜欢的《水调歌头》,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重气节、有志向。博通经史,关心时事,以图强国。21岁中进士,没想到刚刚踏入仕途,便卷入了一场没完没了的政治的风波之中。拋开诗词,我们先来说说苏轼的一生命运。苏轼(1036—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代巨匠,但在政坛上却是个悲剧人物。

  苏轼在做主簿、签判一类地方官的时候,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苏轼反对“新法”。他写了几篇文章如《商鞅论》、《拟进士廷试策》,或是借古喻今,含沙射影,或是借题发挥,旁敲侧击,而在《上神宗皇帝》万言书中则是公开的全面攻击了。

  王安石是敬重苏轼的,认为苏轼“乃当今奇才”。虽然苏轼和他政见不同,但王安石毕竟是一代名相,他和苏轼的交情依旧。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一些嫉妒苏轼的小人,不停在王安石的耳边添油加醋地“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所谓“三人成虎”,王安石便也有些相信了。待皇上问“可用苏轼时”,王安石说:“如果要推行新法,就不能重用苏轼”。苏轼感到京城难待,便只好再三请求外调。

  之后几年,他做过通判杭州、密州、湖州等地的知州。待王安石罢相,追求高官厚禄的投机者越来越多的混入变法派。严肃的政治斗争惭惭变成了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倾扎和报复,苏轼就成了其中的不幸者。谏官李定等人摘出他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加以弹劾,东坡先生被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又过了七年,司马光等旧党上台,苏轼虽未能完全消除对王安石变法运动的敌意,但又不满于司马光旧党集团的倒行逆施,苏轼才华过人,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众必非之”,那些伺机献媚取悦,以谋荣升的小人们因嫉恨而不断诬告陷害他,他只好又请外调。到宋哲宗执政、新党再度上台,至此苏轼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于是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一贬再贬,从惠州直到遥远偏僻的海南岛,后死在遇赦北归的途中。

  苏轼才高德重,却不善走“钢丝”,那样为求活而求活,对他来说很难活着,就算勉强活着,也会活得很苦、很累、很不值得。所谓“性格决定命运”,苏轼就成为这样坎坷悲剧的一生。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说说他41岁时创作的这首广为流传的《水调歌头》:

  本来,古代智人见天球运转,日月晦明,星象森罗,长慧出没,总不免产生许多疑问,而对于人间的一幽一显,一死一生,总不免有许多迷惑与感慨。这些古代的聪明人,逐步以研究人生的观点去研究宇宙,反过来又以研究宇宙的方法探究人生,于是宇宙便和人生联系起来,形成了“天人相通”“天人感应”的观念。而苏轼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就是战国屈原《天问》文体在词坛中的第一次尝试。

  苏轼借用《天问》的形式来写词,并向青天月亮提出几个疑问,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就必须要解他当时所处的地位和遭遇的环境。下面,老百试着逐句简要分析一二。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节,时任密州知府的苏轼在超然台湾的独立自饮酒赏月,抬望眼,皓月当空,银光泻地,他想起了分别七年的弟弟苏辙。举杯望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

  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很明显,这首词在抒写手足情深的同时,词人不能不想到兄弟二人都是由于与变法派相左而出为地方官,并备受冷遇的,不能不想到仕途险恶。所以“大醉”遣怀,表现出世与入世、隐退与仕进的矛盾心情。老百认为,这才是本篇的主旨所在。

  上片一开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脱化而来的。当然还有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借鉴。那么,这“天问”第一句排空直入,豪迈的意气,似乎潇洒的带走了一些作者的郁愤。青天何在?明月又何在?

  接下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天问第二句,似乎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但那月光宝殿未尝不是暗指朝廷。月亮其实东升西落,亘古如斯,有什么今年去年之别,可朝廷中的政治气候则是变化无常的,王安石的起落、神宗皇帝的喜怒、新旧两派的明争暗斗,在苏轼看来,都有“不知今夕是何年”的疑虑。

上一篇:苏轼《水调歌头》原文下一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八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