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的秦老人,家住湖南桃源秦人村。秦人村的自然景色和留传故事,使当地人认定它就是晋代文豪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10年前,秦人村的人们在政府的协助下,把山洞凿开,与山外来客共享“仙境”,续写桃花源新篇。
因为气候的原因,3月下旬的桃花源桃花仍然羞答答地含苞未放。沿桃花山上桃花夹岸的小溪向上,大约一华里左右的路程,就到了陶渊明笔下渔人所见的“山有小口”处,摸索着走出“仿佛约有光”的山洞,眼前是一栋灰墙青的颇具秦代建筑风格的农舍。 见我们四处张望,一位脸蛋红扑扑的妇女热情相邀:“喝点擂茶吧?”坐下来一聊,知道这秦人村的第一户人家,住的是秦伯军老人家和他的子孙们。
他的两个儿媳妇就在家里开着擂茶馆,儿子在村里上班,维护着村里的旅游环境与秩序。 他的大儿媳妇王九枝说,“村里家家都这样,男人上班,女人卖擂茶。”导游小姐说,擂茶是桃源人的最爱,能不能做好擂茶,做好配茶的各色点心,是人们评价那家媳妇贤惠与否的一项重要标准。 根据王九枝和导游戴小姐的介绍,是旅游让秦人村富起来的。原来耕种生活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了让游人们感受陶渊明描述的“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小山村生活景象,旅游管理部门要求他们仍然保持耕种传统。“是陶渊明的文章和开放,给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曾经当过村长的秦伯军老人认真地说。
王九枝是1987年从山外嫁进来的,这个村子四面环山,没有出口。那个时候这个山洞很小,只能容一个人爬过。所以村民基本上不从洞里进出,只有她家偶尔从洞里钻出去。人们都是走另外一条路,翻山越岭去山外的镇上。那时候,一大早起来,吃中午饭的时候才能走到镇上。“现在可好了,只要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