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桃花源诗》看陶渊明的理想美(2)

2018-07-21陶渊明

  现在我们联系《桃花源记•并记》从整体上看,诗人描绘的桃花源式的社会,所表现的是人人劳动,自食其力,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自由和谐、平等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没有以强凌弱、尔虞我诈的官场斗争,只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睦相处的美好生活。你看,就连渔人去了就没有疑心其真假。陶渊明描写的这种“桃源模式”的理想社会,有其深厚的文化基础。这作为一种文化理想,是对传统文化思想有所继承,也有所扬弃,它吸取了《礼记·礼运》中大同社会“‘天下为公’,‘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等思想。诗人笔下的桃源社会,“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生活,这不但与现实社会黑暗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还体现了在中华文化的哺育下,真正优秀的诗人在诗歌中所表现的对人对物的爱心——民胞物与精神。所谓“民胞物与精神”就是人民是我的同胞手足,世上的万事万物都参与其中,人应该爱人、爱物、爱自然的思想和精神。《桃花源诗并记》中所呈现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男耕女织这样一个自由自在、自为的理想社会。从传统文化来讲,这样的社会融合了李季的大同社会和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思想精华。然而,“文学毕竟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是审美理想和审美意识的具体表现。”而陶渊明在作品中所展示的“桃源式”社会,是一种极为美好的社会,而这样美好的社会。可以说,这样的美好的社会也是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反映,只不过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向思维的结果。也就说,在当时来说,绝对是不可能有的。从这样的意义来说,陶渊明的“桃花源式”的社会极具时代的超越性特征,也是诗人审美理想的超越体现。所以,在《并序》中,诗人反复强调其不存在,并通过“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后遂无问津者”等来暗示这一不可能存在的社会。  总而言之,陶渊明这崇高理想社会,是对当时充满动乱、篡夺、杀戮、民不聊生的现实社会的根本否定。因此,陶渊明通过描写理想中的桃源社会,不但表现现实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与污浊,更表现了诗人执着于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与向往之情,真正体现出了陶渊明伟大的理想。

上一篇: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全文下一篇: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