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的赏析及“四杰”的崛起(2)

2018-07-21滕王阁序

  初唐四杰的崛起

  当宫廷文士仍把诗歌当作点缀升平的风雅玩物时,诗坛上逐渐崛起了一批锐意变革的新进诗人。他们志同道合,互通声气,使诗歌重新担负起歌唱人生的使命,而展现出新的时代风貌,唐诗由此获得了真正的转机。他们就是被称为“初唐四杰”的卢照邻(约630--680后,有《幽忧子集》)、骆宾王(约638一? 有《骆宾王文集》)、王勃(649--675,有《王子安集》)、杨炯(650—693后,有《盈川集》)。

  “四杰”活动于高宗、武后时期。以年辈言,卢、骆大约比王、杨年长二十岁左右。在他们之前,诗坛上也曾出现过不与宫廷诗风合流的人物,如太宗贞观年间的王绩就是一例。

  他有感于隋唐丧乱之际变故迭生,无意于仕途争逐,遂在隐逸生活中追求桃花源式出世理想的满足。他的一些吟咏村居生活的诗篇,语言质朴,不事雕琢,显示出与宫廷诗迥然不同的特色。如《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以即日触兴的写实手法,描绘田园生活的恬静,透露出对乱世的隐忧。但王绩的诗在当时只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且其风格主要踵武陶渊明,缺乏“四杰”那种开拓一代新风的内在力量。

  初唐四杰都是英姿逸发的少年天才。骆宾王生七岁即能诗,被称为“神童”。杨炯年十岁即应童子举,翌年待制弘文馆。王勃十六岁时,被太常伯刘祥道称为神童而表荐于上,对策高第,拜为朝散郎。卢照邻二十岁即为邓王府典签,“王府书记,一以委之。王有书十二车,照邻总披览,略能记忆”(张膂《朝野佥载》)。但是在仕途上,他们又都是坎坷不遇的。

上一篇:《滕王阁序》中的文化“百宝箱”下一篇:《滕王阁序》中的溢美之辞与失意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