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教学的反思(2)

2018-07-20题西林壁

  生:站的位置不同,所见也不同。

  生:每个角度,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师:那么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

  生:走出庐山,到(庐山)外面也看看(师:从多角度看),就能看清庐山真面目。

  生:从各个方位看,就能看清庐山真面目。

  生:只有全面的看,就能看清庐山真面目。(教师板书:观察角度不同,观察的效果就不同)

  师:看山如此,看事如此,看问题也一样。该怎么看问题?

  生:只有多方位看,才能看清事物真面目。(板书)

  整节课很顺利完成,流程也自然。 在执教本课的时候,成功的地方我觉得是此片段中的最后环节,学生总结教师板书写实“观察角度不同,观察的效果就不同。”明理“只有多方位看,才能看清事物真面目。”但是引入的时候,第一部分花了太多的时间,介绍作者可以简略一些,也可以在课外进行丰富。在课伊始,请同学们观察了庐山的图片,到让学生感悟不同方位所见不同时,又一次观察了庐山图,课后发觉第一次观赏时间太长,没有必要,或者第一次观赏的时间可以短一些,只选其中一两张典型就可以了,这是课中的不足。

  课中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我抓了一个诗句进行说话训练,横着看,庐山 ;侧着看,庐山 ;站在远处看,庐山 ;站在近处看,庐山 ;站在高处看,庐山 ;站在低处看,庐山 。但发现这个说话训练很难,尽管有同学说了,但是能回答就上来的人很少。本来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方位看到的庐山各不相同,现在发现这种方法似乎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那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这是我课后的疑虑。

上一篇:《题西林壁》的教学反思下一篇:题西林壁诗意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