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电影《王勃之死》的浪漫主义风格和艺术特色的研究论文(2)

2018-08-09王勃

二、 虚实结合、浪漫唯美的情节安排

  历史遗留下有关王勃的资料很少,因此,影片《王勃之死》的剧情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的想象和加工,通过落霞、秋水翁、杜镜三个虚构人物,充实了故事内容,推动了剧情发展。同时,风格化的场景、绚丽的滤镜效果,为影片营造了如梦似幻的氛围,成为本片的亮点。

  影片在剧情方面,较大程度上遵守了历史原貌,其中不乏具体场景的再现。王勃在滕王阁作文章的剧情,便是史书的写实。阎都督在滕王阁宴请宾客,本来已决定由女婿孟学士作序,但年少才高的王勃却主动请缨,阎都督非常生气,却不好在众人面前发作。王勃开始落笔,阎都督派书童传报消息,一开始,众人都怀疑王勃名不副实,不屑地评价其为“老生常谈”“套用故事”。随着行文推进,王勃的才华征服了众人,都督的态度也有了改观,命人“速速报来”,当王勃写下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都督完全被这位少年的翰墨所倾倒,长叹道:“此乃千古绝唱!”。王勃写完《滕王阁诗》后,在末句留下了一字空白,阎都督派人追问,王勃故作神秘,在书童的手中写下一个“空”字,随即仰天长笑,快步而去。这两段剧情及其所有台词均来自史书记载,对历史的还原再现,颇具淳厚隽永之感,值得观众细细品味。

  落霞、秋水翁、杜镜三个虚构角色,是王勃在人间不多的知己。杜镜衍生于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杜少府”,他是王勃在官场中唯一的好友,在王勃被关进死牢后,仍然驱车会面,并送给他一只美人风筝。二人在监狱中的对话,想象大胆,台词精辟,寥寥几笔便勾勒出角色寂寥的内心。杜镜说:“大唐需要你的辞章。”王勃答:“你错了,是我们需要大唐。”如此悲凉而清醒的认知,一针见血地点名了王勃悲愤的来源。在断头台前,杜镜又赶来为王勃放风筝送行,美人长长的裙带飘扬在天空中,稀薄的日色,死寂的黄昏,风筝孤单的在天空飞翔,美人红色的罗裙配上凄清黯淡的色调,凸显出这位绝命人的伤感。而落霞、秋水这两个角色则是完全虚构,用以衬托王勃的孤独。宫中的舞伎落霞,因教习王勃的《铜雀伎》被逐出宫廷,流落民间,终日抑郁,她的遭遇与王勃非常相似,同病相怜的二人成为了好友。王勃告别落霞的场景是本片中的经典镜头之一。二人在木屋里纵情舞蹈,激越的音乐搭配淳厚的色调,落霞优美的动作,远方摇曳的芦苇,近处明灭的烛辉,穿插着夜空中飞翔的白鹭,托起两颗无拘无束、自我放逐的心。秋水翁是一个洞察世事的长者,教导王勃看清生死,驾船送王勃前往滕王阁,并在关键时刻送笔,他总是高声唱着船工的号子,在日落时分,撒下捕鱼的大网,一句“起帆”,令人心驰神往。这个睿智的老人象征着王勃灵魂中超脱的一面,他的箴言“笔虽断,锋颖未残”也是王勃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评价。

  本片创造性地使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历史记载与艺术加工相结合,通过充实饱满的剧情和唯美梦幻的场景,将电影中的浪漫主义手法运用到了极致。

上一篇:《与元九书(节选) 白居易》原文阅读下一篇:柳宗元《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翻译译文及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