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使至塞上》新解(4)

2018-07-17王维

  四地名的虚实

  诗中的地名到底是实指,还是用典?诗中共涉及到三个地名,“居延”、“萧关”、“燕然”,唐有“居延州”,因此居延为实指,前已辨析。“萧关”和“燕然”是实指还是用典,我们可从诸家的解释来作一判断。

  关于萧关的解释大多选本是一致的,如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引《史记正义》,并言:“萧关,今古陇山关,在原州平凉县界。”又引《汉书》:“文帝十四年,匈奴入萧关,杀北地都尉是也。”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解萧关:“《元和郡县志》曰:‘关内道原州平高县:萧关故城在县东南三十里。’《清一统志》曰:‘甘肃平凉府:萧关在固原县东南。’”陈贻�《王维诗选》、 陶文鹏《王维诗歌赏析》的解释基本未出此说。

  但袁行霈《历代名篇赏析集成》认为:“末二句也是借古喻今。萧关并非指唐神龙三年以后在原州白草军城所置的萧关县,而是指原州高平县西南四十里的萧关故城,即汉文帝十四年,匈奴杀北地都尉所入之萧关。在汉朝和匈奴对抗时,萧关是要塞,常有候骑出入。所谓‘萧关逢候骑’,从字面看,乃是虚写,只是为了借匈奴与汉朝的对抗,喻吐蕃与唐朝的对抗,才提起这个与实际路途了不相及的萧关。”

  综上可见,萧关的异解不是太大。应该就是指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匈奴杀北地都尉所入之萧关,是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冲,也是唐代防御吐蕃的重地。既然是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冲,就应是王维出塞的必经之路,那么“萧关逢候骑”就应该是实指了。意为“行至萧关,遇到了侦察巡逻的骑兵”。

  而《历代名篇赏析集成》(袁行霈主编)认为“萧关逢候骑"是用汉代典故,是虚写,只是为了借匈奴与汉朝的对抗,喻吐蕃与唐朝的对抗,才提起与实际路途不相关的萧关,显然有误。

  关于燕然的解释有两种。

  一种认为是用窦宪勒铭典,而不是实指。如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引:“《后汉书・窦宪传》曰:‘南单于请兵北伐,乃拜宪为车骑将军,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出塞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宪、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记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清通志》曰:‘喀尔喀杭爱山在鄂尔浑河源之北,直陕西、宁夏北两千里许,翁金西北五百余里,当即古之燕然山。’”倪木兴《王维诗选》、王福耀《王维诗选注》、 张风波《王维诗选注》也都认为燕然代指最前线。

  一种则认为是唐都护府名,是实指。如《唐诗选注》(上册 ):“燕然:唐都护府名。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

  可见,除了《唐诗选注》认为是唐都护府名外,其他各家都认为是燕然山,也即当年后汉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北单于,刻石纪功处,此处虚指最前线。这一解释是合理的。此次出使之由,本来就是因为对吐蕃作战取得胜利而去视察军情,这里用汉代窦宪燕然勒铭事,既可赞颂此次胜利,又和前面的“单车”、“汉塞”相呼应,将全诗的格调统一了起来,可谓浑化无痕。

  因此,“萧关”是实指出塞途中所经之地,而“燕然”则是用“窦宪勒铭”典,喻指崔希逸大破吐蕃事。

  施蛰存《唐诗百话》说:“至于燕然山,更不是西域节度使的开府之地,王维用这个地名,恐怕只是对当时的节度使恭维一下,比之为窦宪。这最后一联,非但用燕然山,使人不解,而且这两句诗,根本不是王维的创作,他是抄袭虞世南的。虞世南《拟饮马长城窟》诗云:‘前逢锦衣使,都护在楼兰。’在楼兰倒是符合地理形势的。王维此诗本来可以完全借用虞世南这一句,兰字也正好和延、天协韵。可是他大约不愿意被讥为抄袭,改楼兰为燕然,这一改却改坏了。”这一解释并没有明白“燕然”在这首诗的作用。而且“楼兰”也未必符合地理形势,还失去了“燕然”典的自豪感。况且化用前人成句,只要能出新,达到青出于蓝的地步,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后世点化前人成句而成文坛佳话的并不少见,以此讥为抄袭,未免过于苛求。

上一篇:王维的诗句下一篇:王维《使至塞上》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