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望岳》看杜甫诗歌对视点\视角的运用(2)

2018-07-25望岳

  我们知道,“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杜甫在诗歌艺术领域不断追求,以期达到尽善尽美境界的风格和特点。他的每一首作品,在艺术特点上都有不同寻常的惊人之处。与诗人的其他作品相比较而言,这首《望岳》诗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它独辟蹊径的艺术构思[2]。若就艺术构思而言,作为写景抒情的登临之作,视点与视角的选择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尽管视点、视角与视野之类的概念来自西方近代的绘画艺术,但我国古典诗歌对它们的运用却由来尚矣。这里,我们不妨先对视点、视角和视野的概念作以阐释。所谓“视点”,是指作者关照事物时所处的某一特定位置。“视角”,是作者将所关照到的事物排布于画面之上的大小不同的角度;而“视野”则是指在这个角度上所观察到事物的空间范围。如果从视点、视角和视野方面进行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望岳》在结构安排以及意象创造方面颇具匠心。在本篇作品中,诗人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在对景物的关照与描绘过程中,通过视点的推移,视角与视野的变化,由远及近,以近兼远,俯仰相衬,虚实结合,使景物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结合得紧密无间,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下面,让我们结合具体作品,认真体会一番。

  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两句,由极远望之的想象而来,将视点由千万里之外逐渐推到了广袤无垠的齐鲁大地,视角由小到大。“岱宗夫如何”是一问句,表现了诗人长期以来对泰山的心往神驰和急于借登临泰山,放飞人生理想的迫切心情。“岱宗”,即泰山。“岱”是泰山的别称,因居五岳之首,为群山所“宗”,故称“岱宗”。据《孟子•尽心下》记载,孔子曾“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此来,虽是在赴长安参加贡举考试落榜之后,但其人生理想不但没有就此消沉,而且由此焕发出了追求更高理想的志向和抱负。“夫如何”三字,将视野尽头的泰山隐隐约约地捕捉于画面之中,其视点极为遥远,视角非常之大,并且极尽想象之能事。“齐鲁青未了”既是对“夫如何”的回答,又是对泰山及其周遭景物的总体描绘。这一句是乍来齐鲁时对泰山的远望,视角由大渐小,将视野逐渐集中于辽阔的齐鲁大地。“未了”,是无穷无尽的意思。诗人望中所见,齐鲁大地绵延广阔,郁郁葱葱,一望无际。这个画面的捕捉,从侧面烘托了泰山横亘万里、挺拔千寻的气势,显得非常广阔,非常壮美。

上一篇:杜甫:望岳译文及鉴赏下一篇:杜甫《望岳》历年中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