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先生是中国文坛公认的短文高手,而他与人交往中的幽默机智,更显出了他做人的魅力。
一次,著名作家苏叔阳和汪曾祺在大连开会。苏叔阳在大会发言中,用了“骈四俪六”的成语,但他错将“骈”读成了“并”,还将“掣肘”的“掣”错读为了“制”。虽然有许多人听出了错误,但碍于面子,谁也没有给苏叔阳指出来。吃晚饭时,苏叔阳和汪曾祺在一个饭桌上,趁大家专心吃饭不注意时,汪曾祺悄悄塞给苏叔阳一张条子,低声对他说:“吃完饭再看。”苏叔阳不知条子上写的什么,急不可耐地偷偷溜进洗手间,展开条子一看,脸便蓦地红了。原来,汪曾祺用秀丽的字写道:“骈”不读“并”音,读“片”音;在空了一行后,又写道:“掣”不读“制”音,读“彻”音。当时,苏叔阳只觉得一股热血涌上心头,泪水顿时就溢满了眼眶,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努力控制住情绪,擦干眼泪回到饭桌旁,小声对汪曾祺说:“汪老,谢谢!谢谢您!”汪曾祺却用瘦长的手指嗔怪地戳戳苏叔阳的脸,慈祥的目光里露出了顽童般的笑意。
20世纪80年代的一天,作家陈国凯去湖南开会。开饭时,他看见一个老头已坐在饭桌前。当时,陈国凯只听说过大名鼎鼎的汪曾祺,并未见过其人。当他刚坐到老头旁边时,有人就将他介绍给汪曾祺。还不等陈国凯说话,汪曾祺就大笑道:“哈哈,你就是陈国凯啊,想不到你竟是这个鬼样子!”
陈国凯一下子就被这个可爱的老头逗乐了,也大笑着问汪曾祺:“你想我应该是什么样子?”
汪曾祺依然笑道:“我原来以为你长得很高大,想不到你骨瘦如柴。”
两人从此成了无话不讲的至交。
对此,铁凝也感同身受。一次,全国作协开会,有人指着一个正走过来的女孩子对汪曾祺说:“那就是中国文坛上风头正劲的铁凝。”汪曾祺站起来,呵呵笑着走到铁凝跟前,盯着她看了一会,然后慢悠悠地说:“铁凝,你的脑门上怎么一点头发也没有呀?”
铁凝一愣,随即被他的幽默逗得前仰后合,两人的距离感一下子消失了。铁凝后来深情地回忆:“那一刻,我仿佛是他认识已久的一个孩子。”
1986年,高晓声和汪曾祺去香港访问时同住一室,两人常聊天至深夜。1992年,汪曾祺去南京,高晓声去看望他。一见面,汪曾祺就从头到脚将高晓声看了个遍,忽然像找到老朋友似的指着他脚上的皮鞋说:“你这双皮鞋还没有穿破啊?”
经汪曾祺这么一说,高晓声便想起来了,原来,1986年自己去香港时穿的就是这双鞋,没想到被记性好的汪曾祺一眼就认了出来。
汪曾祺经常以这种亲切友爱的方式与人打招呼,而且这种表达的方式,无一例外地让每个人的内心都感觉温暖如春。
文坛上对他的评价是:汪曾祺先生亲切温润,善解人意,又不失可爱。他不但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总会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人,更是一个从来不想伤害别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