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闻季万至》读后感(2)

2018-07-20文天祥

  那么,这首诗歌诗人表达的是什么呢?文山先生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为什么诗集中要留下这首诗呢?

  有人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后,认为这可能是诗人的一种情绪的流露,在发泄自己的愤懑,是对自己的悲惨遭遇的感叹。比如理解为:“你看,虽然是同父同母所生,但我是死囚,弟弟却是骑马出行的高官,真是天差地别啊。”。这虽然比前面的解释平和一点,避开了“骂人”而构成的矛盾,但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发泄情绪、愤懑和感叹呢?这可是他自己的选择,只要点头答应愿当元朝的官,宰相的位置一直都是给他留着的,他随时可以做比弟弟大得多的官,又何必悲叹呢?!再说,如果按照史籍记载或野史传闻,他弟弟当时是要去劝降的,那么怎能对敌人示弱、对弟弟流露半点悔意呢?显然,这也是解释不通的。

  我认为,实际上除了上述两种解释外,还有更多可能性应该考虑,这应该得到后世的重视。

  “弟兄一囚一乘马,同父同母不同天。”这一句更有可能只是一种对当时状态的陈述,是中性的。既不是怨恨、辱骂,也不是感慨、无耐,而是陈述和劝导,甚至是一种慰藉、安抚。可以解释为“你看,弟兄现在一个反元到底被囚禁,一个献城降元当高官骑大马,这没有什么不正常的,也没有什么可责怪的。就象同父同母不同日子(天)出生一样,很平常的事,只是考虑不同、选择不同、措施不同、目的不同。一个尽忠报国,一个尽孝传宗,仅此而已。”。

  这样的解释与本诗上下文才能对上号,语景也才会一致。有史料反映,文天祥被捕后,文璧曾到广州见过哥哥,并表示要跟哥哥一样抗元,如果真的这样,倒与上述解释有些吻合。文天祥可能觉得,你既然投降了,做出了选择,事后再反复、再反抗已毫无意义,甚至成为反复无常的小人。  实际上宋朝早已投降亡国,文璧的选择既可保民,又利于传宗续后,也是替他尽孝。空坑失败后,大部分家族成员,老弱病残都在惠州跟着文璧,如果文璧誓死不降,只能全族成员和全城百姓玉石俱焚,如果文璧不出来当元朝的官,全族不仕元朝,哪可能会因为文天祥带头抗元而姝连九族,毕竟,元朝的姝连追杀活动一直持续到1284年才渐渐减少,文璧可谓忍辱负重,“牺牲我一个,幸福全家人”。

  想想大家所拼死效忠的恭帝赵显和谢太后早都能降元质北,甚至赵显为避免被蒙古皇帝起疑而诛,自觉跑到西藏日喀则萨迦寺当喇嘛,文璧在无君可臣无国可匡的尴尬下,卸甲献城,保文氏一族老幼,这不失为识时务者为俊杰。大宋国都没了,文璧再死硬到底真没什么意义了。这样“骨肉”、“三仁”就好理解了。

上一篇:宋代清官文天祥的故事下一篇:汪精卫别样解读文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