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导学案(3)

2018-07-20乡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诗中用了那些巧妙的比喻?有什么表达效果?

  阅读实践(二)

  《西部,秦腔一样的母亲》

  野渡/文

  秦腔一样的母亲不唱秦腔

  却有秦腔一样的色和味儿

  三分陕南秋熟的柿子

  三分渭北苹果的飘香

  三分大红的黄河滩枣

  再有剩下的一分

  就是我从未磨灭过的念想

  我记得茅店月下的温差

  把母亲的深恩滋养

  我记得板桥霜上的脚印

  敲打出的节奏

  还是那样地夸张

  那就是秦腔一样的母亲

  用秦砖汉瓦作梆板

  用秦岭山风作月琴

  给我唱出的粗犷童谣

  童谣里的那颗心

  长在我的身上

  而我竟不知道

  自己的心该长在何方

  我没有娶秦腔一样的新娘

  只把母亲

  留在了秦腔的土地上

  到现在

  我多想吼几句秦腔

  可母亲和我

  永远地隔了一道墙

  (选自《诗歌广场》2013。野渡,即敖维老师,当代直觉浪漫主义诗人)

  朗诵回答:

  1, 这首诗歌也描述了一个故乡,它在哪里?是怎样的一个故乡?

  2, 这首诗里也有一位母亲,结合诗句说说她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3, 举例说说诗歌语言上包含了哪些修辞手法?

  4, 你是怎样理解诗歌的最后四句含义的?

  5, 你能说说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么?

上一篇:《乡愁》的教学反思下一篇:《乡愁》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