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导学案(3)

2018-07-20一剪梅

  1、开头七组叠字怎样书写感情的?联系所学过的古代诗文,说说叠字的修辞作用。

  2.与《一剪梅》相比,两词的“愁”相同吗?原因呢?(知人论世)

  【本节小结】

  1、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这样评价李清照: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

  2、“以意逆志”要做到“解读文辞,揣摩情意”、“融入体验,体会情趣”,也就是说:我们在解说诗歌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词义、字义,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地理解诗歌的主旨。

  3、“知人论世”除了我们平常理解的“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时代不同,精神迥异”外,更要注意“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诗人一生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写于不同时期、地点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感情基调和旨趣。

  【拓展延伸】

  1.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①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

  挼,读ruó,“揉搓”之意。

  2、写愁名句集锦:

  (1)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2)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江城子》)

  (3)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4) 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5)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

  “测”

上一篇:《一剪梅》说课稿下一篇:《一剪梅》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