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2)

2018-07-20圆明园的毁灭

  三、精读文本,抒发曾经的自豪情感

  ×老师在让学生读课文第三段时,很巧妙地带着学生去追忆圆明园当初的辉煌,这样的设计妙在何处?第一,问题精妙。×老师先让一个孩子读第三段,其余孩子找找,作者写圆明园连着用了几个“有” 字?找到后让学生用一口气说七个接着王老师又问,要写尽圆明园,得需要几个有啊?学生说无数个有,然后×老师请学生在课文里找依据,说说为什么需要无数个有?学生从古人诗句等地方找出了七条理由。在此基础上,×老师让一个学生读课文,把同学们带进宏伟的圆明园中去。几个学生读得不是很到位,×老师配上课件声情并茂地读起了课文,漫步园内有了课件和老师的范读,学生马上很投入地读了起来。这段的教学以读为主,在读中学生感悟到了圆明园之大、之美,在读中学生也充分地体会到了自豪的情感。第二点是浓淡适宜。园中的很多景物都是仿照还有西洋景观。这四句话中介绍的景观有七处之多。如果逐处景观地讲解,不但费时较多,学生还会产生厌烦之意,因为有几处景观是他们看过的。因此王老师在处理这部分的时候就让学生自己去想象。而后面读漫步园内这几个句子则引导反复朗读,因此,学生不仅认识到了景观之美,还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这种有学有教、有淡有浓的教学是值得提倡的。

  四、拓展阅读,引发强烈的内心震撼

  师:请大家再默读课文,关于圆明园,关于圆明园的毁灭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提问,主要内容是对强盗的质疑,对清政府的质疑,关于圆明园的其他一些问题 师;×老师这里有一份关于圆明园的资料,这是我在网上下载并整理的,能解决大家的部分问题。 生(读课外材料) 以下为师生就一些让人震撼的数字进行对话交流。比如,圆明园生肖塑像的铜首,拍卖价将近一亿人民币。比如圆明园是世界上化时最长的园林年。等等。 在交流的过程中,好多学生神情激动。 这个板块,×老师也处理得甚为巧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源于文本而非节外生枝,基于需要而非生吞活剥。课外读物成为解决学生问题的有效载体,而贯穿课内与课外的是情感,是对圆明园的深沉的爱。

上一篇:《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下一篇:《圆明园的毁灭》学习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