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散文作品中的孤独意识探析(4)

2018-07-20余秋雨

  (二)学者的领会是孤寂而痛苦的

  学者的书斋生涯虽然空间狭窄,但他们的视野总是通向历史,而一旦深入历史,就愈感到历史惊人地相似,惊奇于历史的伟大,也就愈孤独。余秋雨无法逃脱学者的习性,他喜静、好沉思。他说道:“今后的我,仍然或者‘苦旅’,或者‘山居’,不愿沉入街市的喧嚣,即使喧嚣中夹进了我的名字,我的心也只在远处飘忽,烟雨渺渺。”尽管他在媒体上频频亮相,但那只不过是他稍稍转移孤独、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这自然就造成其散文创作中流露出的孤独意识。

  (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的驱动产生孤独

  余秋雨出于一种学者的负责的虔诚态度和使命感,跋山涉水,对传统文化进行追寻和反思,对其蕴涵进行阐释, “真正的学者将生命和学术联系在一起,在严峻的学术追问中寻找中国文化生命的真正意义和未来远景,能以真血性、真情怀去担当一个世纪大苦难,并开出新境界的是真正的学者、哲人”。

  另外,余秋雨进入历史文化中又被其本身的伟大雄奇、博大精深所震住,“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照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叹息”。这种巨大的气压也把秋雨先生逼向孤独。

  余秋雨在其散文中崇仰的孤独意识,散发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空旷,“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脱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超前,“我欲乘风归去”的高远。余秋雨正是通过孤独的精神苦旅,进行了一次大气的回归,一场静心的停泊,一个沉默的文化歇宿,并酝酿着又一次新的旅程,摩西塔克说:“孤独在人生的日记中写下了悲愤苍凉和风风雨雨之页,而在这些页码的字里行间,都昭示着一个人的人格尊严、成熟的风范和优美的品质,昭示着使人更加亲密,更加相爱的新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 冷成金.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的取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3).

  [3] 夏明钊.孤独这滋味[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0.

上一篇:余秋雨“千禧之旅”的旅途感悟下一篇:余秋雨《信客》优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