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散文艺术探析

2018-07-20余秋雨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有着独特的魅力。他的很多散文貌似游记,实则包含了对人文内涵的独特思考,给喧嚣浮躁的浮世众生注入了一种静默、安详、理性和深沉的品质。

  余秋雨散文艺术探析

  摘 要:在中国的当代散文创作中,余秋雨的创作风格以其独到之处,在中国的文坛上留下浓厚的一笔,并开启了中国散文新篇章。他的散文以高视野、深层次和大格局的特点赢得好评如潮,他突破常规、拒绝平庸地将人文、历史,自然、社会紧密融合起来,彰显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文学造诣。本文将通过余秋雨先生的著作探析余秋雨在散文艺术中的独特魅力,深刻剖析“余秋雨热”背后的内涵。

  关键词:余秋雨 散文 艺术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散文作为一种被大众接受、被作家追捧的文学形式活跃起来,散文逐步开始融入文化的血液,并随着社会发展,散文开始被置于边缘化,散文为寻求自身的发展开始走与商业化结合的道路,从而使得散文世俗化的倾向越来越突出。而余秋雨散文以其高度的使命感和对文化深层的反思唤醒了文人对文化的良知,为其找回应有的价值构筑了一个平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余秋雨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创了一条光明大道。从《文化苦旅》的诞生,到《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作品横空出世,“余式”散文的受众度不断提高正是因为 “余式”散文成功的背后蕴含着无穷魅力。

  一、 深剖历史,彰显深厚意蕴

  以史料和诗文作为文章的架构成为“余式”散文的重要特征,强大的文化威力让读者们自然而然心生敬佩。《一个王朝的背影》中我们从避暑山庄这一表象中看到了清王朝整个兴盛与衰亡的过程,凝聚着康熙大帝的英武、王国维的亡灵,以及一位良知文人笔下肩负的厚重使命。《寂寞天柱山》让我们领略到余式散文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气息与作者笔下起到好处引用的诗篇,“青山祗在古城隅,万里归来卜筑居”“相看发秃无归计,一梦东南即自羞”等让人心声共鸣。正如余秋雨先生在《台湾演讲》中说到“文学的历史情怀,是作家自身生命与历史的对晤。”余秋雨先生将这句话演绎到了极致,《文化苦旅・道士塔》、《文化苦旅・莫高窟》、《文化苦旅・阳关雪》《酒公墓》等文章让我们自然而言被其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历史情怀所感染所打动,将历史和文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它对历史深刻剖析,以一位良知文人的睿智与其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传统历史为契合点,彰显出深厚的文化意蕴。同时,他敢于正视历史,不会被历史的枷锁所拘泥,《都江堰》中他就指出了长城背后的残暴,肯定了都江堰的贡献,“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而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读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如沐春风,让读者可以感受历史,走进历史。

上一篇:《余秋雨散文》读后感四篇下一篇:浅论余秋雨的文化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