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教案设计(8)

2018-07-20余秋雨

  四、回顾全文,总结写作特点

  要点设计:概括总结写作特点

  方法设计:归纳总结

  思路设计:教师可提醒学生总结写作特点的切入点,启发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本文在写作上有三个最显著的特点:

  一是选材上:集中体现了散文的形散神聚的特点

  “神”:对废墟的存留进行评述,揭示废墟丰富的文化内涵

  “形”:历史文化价值、悲剧文化价值、现代文化价值,古今中外著名废墟

  二是表达上:抒情与评述相结合,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运用了大量的抒情性极强的评述语言,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

  运用了联想、想像、排比、比喻、拟人等手法,结合长短句,生动形象

  三是结构上:采用横式结构,具有极强的跳跃性

  四个部分分别揭示废墟的文化内涵,既独立又有联系,多角度表现主题

  各部分:从世界著名文化遗址到中国文物古迹;“真正悲剧”的评述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五、概述余秋雨散文特点,作为结语

  余秋雨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这种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主题和题材的扩展超越;第二,对小说艺术形态的借鉴;第三,对原有散文文体模式的突破及创新读余秋雨散文的第一感觉就是,篇幅宏大;另外,在写作手法上,秋雨先生的散文并非以抒情为主,而是以议论为主他的散文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抒情与议论的水乳交融,使文中的议论充满了睿智与情趣,使读者总能在理性的思考中获得一种特有的精神享受可以说余秋雨的散文,已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他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到整体精神的张扬因此,余秋雨散文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也得到许多评论家的好评  【应用设计】

  1.谈谈学习本文后的体会

  2.自主阅读《文化苦旅》,领略余秋雨“大散文”的一贯主题:总结中外文明兴衰荣辱的规律,探索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之路(推荐《阳关雪》、《十万进士》、《一个王朝的背影》)

上一篇:《行者无疆》读书笔记下一篇:《三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