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教学设计参考(3)

2018-07-13雨巷

  四、结合背景,解读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

  师问:诗人这低沉的倾诉,失望的自白纯属是个人的哀叹吗?

  (生略一迟疑)

  师:本诗写于1927年夏,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渊。他们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们在黑暗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中盼望雨后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生顿然悟出:那雨巷应该是当时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的象征。

  师:对,说得好,那么姑娘呢?

  生:姑娘应该美好理想的象征。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雨巷》经典教学设计

2.《雨巷》教学设计3篇

3.《雨巷》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4.《雨巷》教学反思

5.戴望舒《雨巷》经典教学设计

6.高二《雨巷》教学设计

7.《雨巷》精品教学设计

8.《雨巷》课堂教学实录

9.戴望舒《雨巷》的教学心得

10.《雨巷》教学设计(人教版)

上一篇:《雨巷》品读下一篇:《雨巷》诗意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