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视语言教学
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来揣摩语言背后的情思和意蕴,引导学生体会“言外之意”、“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引导学生发现语文的内在“美丽”,体现语言(言语)教学的本质,这是语文的“专责”。真正的语文课不是教“写了什么”,而是教“怎么写的”,有什么文化意蕴?为什么要用这个词不用那个词?为什么要用这句话不用那句话?为什么要这么表达而不那样表达?范老师的课堂牢牢把握了语言教学,是真正的语文课。比如,她用“换词”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和情感:能否把“放歌”换成“唱歌”?再如:能否把“新娘”换成“少女”?其实,《再别康桥》中值得品味的语言远不止这一处,如:“招摇”与“飘摇”、“招手”与“挥一挥衣袖”等。
四、课堂达到了预设和生成的良好统一
预设有价值的问题是教师规划教学的重要前提,问题预设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展开,影响着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问题预设检验着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也检验着教师的教学理念。范老师在这节课中预设的几个问题,既紧紧围绕诗歌特点,又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引导学生去读书,如:作者重点选取了那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意象)的特点是什么,组成了怎样的画面?
课堂是预设的,更是生成的。范老师这节课中,生成的环节依然精彩。如有的学生提出对“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一句不理解时,教师巧妙地引入“正如我们穿着妈妈亲手为我们编织的毛衣,当我们去看毛衣时,那不是毛衣,那是妈妈的爱和牵挂……”通过唤醒学生对母爱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不仅理解了这个反常句子的含义,还帮助学生寻找并打开了进入作者心灵世界的精神通道,连通了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文本的心灵的“对话”。
当然,这节课也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如对诗歌的首尾回环结构的了解、对“云彩”这一意象的了解等都是学习这一课不应回避的,虽然事实上老师可以有所取舍。另外,这节课引用了一些古典诗歌来说明意象和主题,丰富了课堂的内涵。如果再点得透一点,可能会更好,如:徐志摩所选意象与古典诗歌意象的比较,“送别”主题如李白“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与本诗的情意相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