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反思

2021-01-01教学反思

中学历史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学历史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学历史教学反思1

  现在的历史教学开放性比较强,学生喜欢一些新鲜的观点,一些好的历史故事,但我们总是将重点放在所谓的“考点”上,使我们的历史教学缺少了思想性,学生的思维火花碰撞不起来,有些有一定见解的学生受到压制,课堂的民主氛围不够活跃,让我们的课堂变成“读、记、背、做”的重复模式,学生的兴趣自然就降低了。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一定的观点来表述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多发言,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如对秦始皇、武则天等人物的评价,现在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学生都有自己的关于这些人物的见解,教师不妨开个讨论会,让学生见仁见智,展开激烈的辩论。当然有些老师认为这样是在浪费时间,就是讨论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并且不会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这样会让学生认识上产生模糊,会影响学生考试时的“标准答案”。我觉得学历史就是为了让学生有自己的观点、见解,没有必要强求统一,只有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做到“以史为鉴”就可以了,死记硬背那些条条框框有什么用呢?

  历史包含丰富的人生哲理,给学生的生活学习提供了很多的经验教训,这才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但现在我们都将经给念歪了,认为只要熟记答案,考出好成绩就是学好历史了,我觉得对学生人生理想、未来发展没有多大益处。因为我们的教育是着眼于未来的,不是让学生为了“分”而学,是为了“成人”而学,为了健全人格而学。

  历史知识博大精深,需要获得的思想很多很多,如从历史人物上学做人,通过历史事件学会国家兴衰的道理,通过比较、概括学会辩证地看问题等等。学生有了对历史规律的认识之后,就能独立地分析问题,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终极目的。

  初中阶段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尚欠缺,有些想法还很幼稚,但也有闪光的地方,我们教师要及时鼓励、引导,要让他们积极地去探究、去发现。要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学会针对一个小问题展开研究,搜集资料,最终形成自己的历史思维。

  总之,要学好历史这门课不是很容易的,学生不重视,课时量又少,展开探究的空间也不能过分扩大,以免给学生造成负担。课上要兼顾知识传授和思维拓展,两者不可偏废。

  中学历史教学反思2

  从教学方法看还比较单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突出很多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师在教法的使用上仍是传统的单一型,即以讲解法与讲述法结合为主,学生的调动很不够,突出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

  我们提倡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启发式教学。据统计,目前教法已有14类72种之多。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尤其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去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并且要教会学生分析历史人物、事件的立场、观点,引导学生去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驾驭知识。

  中学历史教学反思3

  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中学阶段,历史课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获取历史知识、认知历史、培养人文情感价值。然而,由于历史课学生识记内容太多的原因,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总感觉学生力不从心,致使教学效果不佳。这里,笔者结合亲身教学实践,谈一些教学反思,以求教于大方。

  反思之一,应注重人文主义精神。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记载了众多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一般人们心目中的历史知识更多地来源于历史人物故事的传说传讲,是以正史为依据通过戏曲、历史小说、评书、影视网络等获取的。这些生动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赞扬了人文主义精神,突出了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主导作用,也就是突出了人是驾驭历史社会发展的主体,而不是物。是人创造了繁荣的经济文化,没有人类就没有今天社会的文明。但是现在的中学历史教材、教学对这些内容的体现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似乎是人屈从于政治经济,人的主体主导作用没有鲜明生动地体现在历史教材教学之中,只感觉是枯燥无味的政治经济内容,没有生命力、人情味。

  反思之二,应加强道德教育。中学历史教学终极目的.是为国家培养有道德的合格人才做好准备。道德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家园。大而言之,道德是一个民族国家对人类贡献了多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进的标杆和榜样,是一个国家永葆青春活力的精神。如果缺失了道德,一个民族就会逐渐地衰落和灭亡,也会危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小而言之,一个人没有道德,没有仁爱之心、同情之心、行为低下,就会堕落犯罪自我毁灭。因此,历史教学更应加强德育教育。

  反思之三,应遵从学生认知规律。人的认知能力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书本知识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性的过程,同时认知水平程度也取决人的智力水平、生理年龄、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能力也遵循这些规律。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成长阶段,身体,智力没有充分成熟,认知能力更多侧重于感性认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将原本枯燥的历史知识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从经济的角度、全球整合的角度来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才能减少或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历史课教师,一定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社会培养键全人格的人奠定基础。

上一篇: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精选6篇)下一篇:中学历史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