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与浮》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沉与浮》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沉与浮》教学反思1
《沉与浮》这个活动让幼儿过足了在玩水中进行沉与浮探索的瘾。在活动的开始,只是让幼儿将一些小物件,如:塑料积木、扣子、小瓶、橡皮泥、皮筋等投入水中,让其观察何种物体沉下去,何种物体浮上来。
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幼儿的欲望不满足了,他们试图让浮在水面上的东西沉下去,沉在水底的浮上来。由此出现了三个探索的精彩画面:用手往下压小瓶,手一松,小瓶又浮了上来。拧下瓶盖,再下压,小瓶“咕嘟咕嘟”灌满了水,本想可以了,小瓶却悬浮在水中,又把水换成了橡皮泥,结果同样,问题一时搁浅。再把积木往下压,失败。把皮筋捆在上面,也不行。老师提醒:“能不能用一种沉在水底的东西进行帮助呢?”
有的小朋友用橡皮筋将一枚硬币捆在积木上,也没成功。经过反复实验,把橡皮泥粘在积木上的方法,终于使积木沉到了水底。最有意思的是让五角的硬币浮在水面的探索过程。一个小朋友把硬币放在小瓶盖里,往水里一放,硬币连同瓶盖一同沉到了水里,而另一个小朋友用了同样的方法,瓶盖却盛着硬币漂浮在水面上。孩子们感到很奇怪,我让他们都试试此种方法,终于发现,放时如果不小心,瓶盖里灌满了水,就会沉到水底,否则就漂浮在水面上,孩子们称之为“硬币像坐上了小船一样”。
有的幼儿很会联想,瓶盖里放了硬币和水会沉到水底,那小瓶里放上一半橡皮泥一半水,也应该沉到水底。通过操作实验,搁浅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在记录时我只提供了两种符号:(上浮)(下沉)这可记录单个物体的沉浮现象,当记录需要辅助物才能上浮或下沉的物体时,幼儿自创记录方法,有的需要几种辅助物,就画上几种,我没有硬性规定怎么表示,让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
整个活动过程,孩子们的探索兴致一直很高,而且初步学会了迁移学习经验。他们的小脑瓜里也有许多的疑问:“为什么有的东西沉下去,有的东西浮上来?”“海上的船很沉,为什么能浮在海面上?”等等,我只能简单给他们讲解了一下有关浮力的问题,至于再深的问题,只能留待他们长大了以后解决了。
《沉与浮》教学反思2
在活动过程中,我努力创设宽松的环境氛围。在导入时,我把同一个土豆放进两杯一样多的水产生一沉一浮的现象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幼儿大胆想象尽量将幼儿的注意力引向到杯子里的水。引导幼儿猜想可能有一杯水是加了什么东西并鼓励孩子尝一尝最后得出在盐水的作用下土豆才能浮上来。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实验来验证土豆要在有一定浓度的盐水里才能浮上来,证明盐水具有很强的浮力。在操作实验中幼儿幼儿学会逐步增加数量的实验方法。
到操作并记录时,我发现有的幼儿加了三勺盐土豆就浮起来了,有的幼儿加了四勺、五勺土豆还没浮起来。才感觉到自己疏忽了一个重要环节,没有讲清加盐的过程中,舀一勺盐,要用食指在勺子口抹平,这样小朋友加盐的量就差不多,也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活动中部分小朋友没按要求每加一勺盐就进行观察记录,土豆浮起来了却忘记了加了几勺盐,说明自己在介绍记录表时也没有提清楚要求,导致记录表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孩子在记录中为自己的探索过程留有痕迹,从而更加有效的帮助了孩子去对比几次实验的结果。
在教研时老师们也讲到了以上这些问题,使我深深的了解到要上好一节课是多么的不容易,需要老师课前仔细的推敲,课后不断的反思,才能越来越进步。
《沉与浮》教学反思3
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有的木头是坚硬的,有的却比较柔软,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要提前先给学生以定量的概念,避免学生思维上的混乱。
经过这几课,学生已经开始对不同材料的硬度、柔韧性、吸水性与沉浮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可以引导学生更多地去观察身边的物品,思维离开课堂,发散自己的思维。
学生会将第4课《它们吸水吗》与本课《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联系起来,他们会在观察吸水性时提前观察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他们会将自己的直接经验带到本课,所以教师不用过多干涉学生在这方面的观察。
和旧教材的物体沉浮相比,这节课更加适合我们的孩子.以前上这节课很累,学生也思维混乱.什么体积?重量,什么有关?没关!现在都没了,现在就把注意力放在沉浮与材料的关系.确实与沉浮有关的最本质的原因是材料本身.选择实体的塑料、金属、木纸材料进行实验非常有效!但我觉得材料的种类还可以再增加一些,让学生积累更多不同材料在水中沉浮的感性认识,更加有利于学生建立材料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有关木头特性的教学,有了前面金属与塑料的基础,现在概括木头的特性感觉难度并不太大.但我还是感觉很枯燥,空洞.
《沉与浮》教学反思4
1.儿童天生就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好奇心是培养科学兴趣最好的心理基础。这节课通过观察“礼物”、猜想它们在水中是浮还是沉,亲自动手实验、小组讨论交流,激发起学生科学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学知识,逐步形成对科学的兴趣和探求的愿望。较好地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
2.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角色。科学课教师在课堂中充当的角色是学生科学探究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所以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使他们发挥智力,体验到探究科学的乐趣。这节课中,在实验、讨论、交流中,我走到学生中间,参与活动。由传授者转变为合作者与参与者,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3.“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过去片面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实验学生看,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其心理发展受到遏制,情感态度受到影响。新的教学理念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教材”的教学是单一地把目标定位于教知识,“用教材教”则是更大程度地把知识融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这节课教学中,我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交流、实验等,这样,学生在学习中自由发现、猜想、实验,使思维、情感、意志等得到有效的发展。而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仅有自己的分工,还要与同学讨论,听取不同意见。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学会与人和谐相处,这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必须的素养。让他们充分发挥科学探究能力,去探究科学的奥秘,体验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乐趣。
4.“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知识是科学家们经历了无数次的观察、实验才得出来的。这节课的教学体现了这一特点。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像科学家那样,通过提出研究问题、对问题做出猜想、亲自实验,最终得出结论。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态度和方法。
5.“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节课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给学生创造探究的空间上。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使他们的探究发现别具一格。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也正是科学发明的基石。
6.根据青岛版《科学》的特点整合教材。首先根据“目标弹性化”这一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删繁就简”,把活动一“它们在水中是浮还是沉”的第一部分作为导入新课,第二部分的实验器材以“礼物”的形式送给学生。更把自由活动移到课外作为拓展活动。使课堂教学留有更大的弹性空间。其次,根据“以生活为主线”这一特点,以学生生活中对水的浮力的认识为“切入点”,以学生“常见的”、“玩”中为主线,以对科学的兴趣为辅线,以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为核心。让学生主动去探究科学的奥秘。
7.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主要是自然教师向科学教师转轨,还留有自然教师的痕迹。主要表现在:
①转变自己的角色不够,没有完全由传授者、给予者转变成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没有完全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变成“平等中的首席”。在实际教学中还没有脱离讲台,“高高在上”的时间还教多。
②还过分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发展”较少。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总怕学生出现意外,始终让学生沿着自己的思路进行学习。
③没有完全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研”转变,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总怕时间超过40分,还没有给学生充分研究的时间。
④还过于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对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做的还不够。本节课教学中,教师还是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给学生充分发挥的还不够多。
⑤关注“获取什么样的知识”较多,没有完全关注“获取知识的过程”。再实际教学中,教师还是偏重于让学生认识浮力,认识浮力的过程注重的没有完全关注。
⑥主要还是“自发探究”,“自由探究”还少。这节课实际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去探究浮力时,学生的意志还过多受教师左右,不完全属于自由探究,其中有些地方还属于自发探究。
总之,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应在新的科学理念指导下,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把探究作为学习的核心,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