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平均分教学设计(2)

2021-03-18教学反思

  二年级平均分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准备:学具、主题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预习新课

  1、判断:

  ○ ○○ ○○○

  这样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怎样分就是平均分了呢?

  2、分一分

  每个同学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同位相互说说是把几个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

  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出示预习单:预习第10页例3:

  1:每2个一份,你是怎样理解的?在分时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2:圈,表示什么意思?每个圈里的数量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分法是平均分吗?在平均分时,分别用分一分、摆一摆、圈一圈的方式来解决。

  3: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出这道题目的题意。把课本上的空白处填充完整。

  可以在练习本上画一画,也可用小棒、圆片摆一摆,还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二、自我检测

  学生预习完后,多媒体出示检测题,学生在练习本上自我检测。

  (一)分一分

  1、每个小组8张面包的实物卡片,每4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2、每个小组4张桔子的实物卡片,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二)连一连、圈一圈

  10条鱼,每个鱼缸放2条,需要几个鱼缸?在练习本上画一画。说说分的结果。

  教师揭示课题:像这样把物品每几个一份,求分成几份,每份分地同样多,也是平均分。(板书课题)

  学生预习和检测的过程教师不断巡视,发现问题以待解决。

  三、交流问题

  1、学生说一说在预习和自我检测中遇到的困惑及不会的问题

  (先由其他学生解答,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切忌教师接过来又详细讲解一遍)

  2、如学生未有问题,教师结合巡视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问:

  在平均分时,给定的每份数能改变吗?怎样能很快的求出结果(用乘法口诀得出)

  四、教师讲评明确知识

  针对交流进行引导:

  1、8个果冻,每2个一份,实际上是从8里连续减去2,直到分完(没有剩余,0为止。)

  2、在平均分时,你怎样理解平均分、每份、几份?

  3、在平均分时,明确每一题的总数、每份数、份数之间的关系:总数不变,每份数越多,分的份数越少。

  4:第10页“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平均分我们学习了两种类型,课下要好好总结。

  六、针对性作业

  1、课本第12页第5——9题.

  2、把12瓶矿泉水,每3瓶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说说你怎样分的。

【二年级平均分教学设计(精选3篇)】相关文章:

1.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

2.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说课稿

3.《平均分》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4.平均分教学反思3篇

5.《桥》教学设计精选

6.二年级《绝句》教学设计

7.二年级《画风》教学设计

8.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平均分》说课稿

上一篇:《平均分 》教学反思下一篇:《平均分》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