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应用服务管理的教学反思(2)

2018-08-17教学反思

三、任务教学法案例c

  1.实施课程:网络应用服务管理。

  2.实施时间:20xx年春季学期。

  3.实施对象:本次课改的实施对象为2012秋计算机网络专业的24名学生。24人分为4组。每组6人设组长1人、方案设计1人、实训仪器准备1人、操作人员2人、撰写实训报告1人。每组6人既有分工又要相互协作,共计完成本课程的5个实训.并向其他小组展示本小组的实训过程及结果。交流实训心得。

  4.任务准备:我对《网络应用服务管理》管理这门课程的内容仔细研读后,设计五个实训:利用IIS搭建WWW服务器(一个实训)、利用IIS、Seve卜U搭建FIp服务器(两个实训)、利用IIS、Wmail搭建邮件服务器(两个实训)。为了学生在实训中系统地完成学习任务。每次实训前安

  排一节课为学生讲授完成实训所需要的知识框架.具体知识学生在实训时具体掌握。再安排一节课指导学生上机操作.完成一个和实训任务类似的实验。通过这两个环节让每个小组理清完成实训任务的思路,为实训任务的完成做好前期准备。使实训任务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完成。而不是在“放开”不管的情况下完成。

  5.完成任务:每个实训小组经过方案设计、前期准备.最后在实验室完成实训(三个课时),实训任务完成后每个小组撰写一份实训报告,并进行展示、交流、打分评价(两个课时)。每次的评价成绩就作为该课程的一次实训成绩。五次实训成绩合格方能参加该课程的终结性考核。

四、效果评价

  通过任务教学法的实施.这24名学生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明显提高,学习兴趣浓厚。综合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例如交流评价环节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汇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得到明显提高.撰写科技论文的训练也得以加强等。任务教学法的实施彻底转变了学生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学生真正成为中心。主体作用得到真正的体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既需要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又需要相互协作、交流沟通和团体决策.教师仅仅是一个指导者。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增进了学生间的友谊.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总之,任务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交际、组织、语言表达、论文写作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参加《网络应用服务管理》课程改革的学生完全赞成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的实施改变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角色关系.改变了学生获得知识的路径,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课程教学中也取得一些好的效果,但还存在诸如学生基础分化大不易分组,应试教育的影响仍难于消除,学生分工就意味分家合作有难度等问题,还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完善。

上一篇:学前教育的教学反思下一篇:九年级数学上册《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反思